湿地消失会怎样?从数据看保护全球湿地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5-02-10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指长期或季节性被水淹没的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红树林、湖泊湿地、河口湿地等。其兼具水陆两种生态功能,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纪念这一行动,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为世界湿地日。刚刚过去不久的2025年2月2日,便是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Protecting Wetlands for Our Common Future)的第2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7月,具有相同主题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也将在津巴布韦召开,旨在推动所有缔约方共同制定关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工作计划。
那么,湿地都有哪些具体作用,当前全球湿地的保护情况如何?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
40%的动植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
虽然湿地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5%~8%,但却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超过40%的物种在各类湿地生存繁殖,其中包括所有已知鱼类物种的至少30%。此外,湿地也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超过100万受威胁的动植物物种依赖湿地生存,许多特有物种只能在特定的湿地区域发现。
超过10亿家庭依靠湿地为生
湿地对人类健康、食物供应、旅游和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估计,全世界共有超过10亿家庭依靠湿地为生,相当于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特别是在食物方面,在湿地稻田里种植的水稻是全球35亿人的主食,占人类消耗的所有卡路里的20%;超过6.6亿人以捕鱼和水产养殖为生。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碳库
湿地在气候调节、碳储存和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沿海湿地的固碳速度比热带雨林快55倍,相关估计认为,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储存了104亿至251亿吨的碳;仅占地球陆地表面3%的泥炭地则储存了30%的陆地碳。湿地的大量退化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还极可能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气候恶化。
湿地可以减少洪水的影响
作为水陆之间“过渡区”的湿地,可以捕获并缓慢释放地表水、雨水、融雪、地下水和洪水,从而减慢洪水速度、降低洪水高度,同时补充含水层,提高地下水位。相关研究显示,一英亩的湿地可以储存超过100万加仑的洪水,湿地的减少将增加人们在预防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经济成本。
湿地可每年提供47.4万亿美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2021年全球湿地展望报告》的数据显示,尽管湿地大面积丧失,其仍然是最有价值的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良好的湿地可以每年在人类健康、福祉和安全方面提供超过47.4万亿美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占全球生态系统所有自然资源总价值的43.5%,且这一统计数据还尚未包括个人和文化价值在内的一些无形价值。
全球湿地已消失了35%
联合国数据指出,1970年以来,全球湿地已消失35%,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且还在气候变化下不断加速,是目前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导致湿地丧失的人类活动包括为农业和建筑业排水和填土、污染、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资源、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一半以上的国际重要湿地都因农业遭到破坏。
27%的滨海湿地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
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1999年至2019年期间,潮汐沼泽、红树林和滩涂等滨海湿地损失达13700平方公里,新增加的滨海湿地面积则仅为9700平方公里,即滨海湿地20年间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其中27%的滨海湿地变化与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间接影响和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湿地正面临严重的水体污染
湿地本身可以充当去除水中杂质的天然过滤器。然而,当前全球有高达80%的废水在未经充分处理的情况下被排入湿地水体中,远超湿地自然承受力。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区,近三分之一的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原体污染,威胁着数百万人的生命健康,并导致大量湿地物种濒临灭绝。
172个国家加入《国际湿地公约》
《国际湿地公约》也称《拉姆萨尔公约》,是一个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为保护和明智利用湿地及其资源提供框架的政府间机制。截至2024年9月,该公约已有172个成员国,并已指定2522个国际重要湿地,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目前有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总面积764.7万公顷。
全球最大受保护湿地位于玻利维亚
目前,世界上经《国际湿地公约》指定的最大受保护湿地是位于玻利维亚、秘鲁和巴西边境附近的Llanos de Moxos湿地,该湿地面积超过1700万英亩,是1000多种植物、60种两栖动物、100种爬行动物、565种鸟类和625种鱼类的栖息地。此外,这里还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关键地区之一。
中国已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已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00多万公顷,全国湿地面积稳定保持在5635万公顷以上。其中,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已达45.45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2.45万亩,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文丨朱琳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