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刊首语 Preamble

时评丨实现创新不断升级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5-05-20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于志宏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却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让电动汽车用户告别“充电焦虑”?在历届“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上,国网所属公司从空间、时间、意愿三个维度层层突破,交出了令人称叹的“创新答卷”。

在2022年“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中,“让电动汽车发展不被充电难羁绊”赛道征集了众多创新方案。当时的痛点在于:充电桩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车主常常“一桩难求”。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研制出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系统,打造“一桩多车”共享充电模式,根据用户需要“送桩到位”;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开辟小区周边“路灯杆+车位”资源,建设随停随充智慧城市充电网络。这些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空间,从“空间维度”破解充电难题。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激增,新的问题浮现:大量车辆同时充电会导致电网负荷骤增,老旧小区电力容量不足,甚至可能引发跳闸。在2023—2024年“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活动中,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的解决方案向“时间维度”延伸。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智能电表为切入点,利用电力大数据精准调控充电时间,让电动汽车“错峰充电”,既保障了用户需求,又避免了电网超载。国网新疆昌吉供电公司则推出“3.0分布式移动充电桩”——车位仅安装空壳桩体,充电模块集中存放,用户通过小程序租借使用。这些方案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从“无序充电”到“智能调度”,在破解充电难的同时让供电公司的角色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调节”。

解决了空间和时间问题后,如何让用户更愿意使用公共充电设施?如今,在杭州、苏州等地,供电公司联合街道、新能源车企建设老旧小区“惠民充电站”。通过政企协同,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使充电价格接近居民用电价格,同时采用“整体加装”模式,让小区电力设施一步到位,避免重复改造。如此一来,在让居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充平价电”、破解充电难的同时,还消除了因充电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这些方案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更关注用户的意愿和体验,因为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充电难题。

三年多来,上述不断创新迭代的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的解决方案,说明国家电网各公司从可持续发展入手,具有破解民生难题、产业发展难题的强大意愿和能力;说明可持续发展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的本质,能引导企业不断深入分析问题的实质,不断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实现创新方案升级;说明“金钥匙”是一个实现解决方案不断淬炼的过程,一项方案要反复被追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突破点是什么,创造的多维价值是什么。

充电难题的破解方案不断创新升级,只是“金钥匙”平台上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这一平台,贡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