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中国城市群的环境品质和挑战: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环境大项

发布时间:2023-12-26来源:可持续发展网作者:媒体中心
北京2023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以下是来自中国网的报道:

中国城市今天虽然已经富可敌国,但仍然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谁是中国气候条件最舒适的城市群?谁是中国农业生产率最高的城市群?谁是中国空气品质最好的城市群?谁又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任务最艰巨的城市群?"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环境大项排名出炉,云河都市研究院运用一系列环境数据详解19个城市群的环境品质和挑战。

1.大城市涌入环境大项排名前10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以下简称"指标")环境大项排名出炉,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广州、厦门、北京、海口、珠海、三亚、东莞、武汉。与2021年相比,由于2022年在权重上更加重视城市在环境改善上的努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涌入前10位。

国家发改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黄微波点评,"从‘指标2022'环境大项排名来看,前10位城市,除武汉外,都属于东部地区,体现了该地区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绿色发展实践。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在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驻日本使馆原公使衔参赞明晓东指出,"‘指标2022'环境大项统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间结构三个维度,水土禀赋、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污染负荷、环境努力、资源效率、紧凑城区、交通网络、城市设施9个小项,利用452组环境相关数据,对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个城市群进行了环境排名。排名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较快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从环境大项排名前20位的城市看,4个一线城市、6个准一线城市、9个二线城市入围。这些城市都各有特点,有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有近年来加速发展的城市,也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城市。这说明,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不仅要有较大工作力度,也要有较强经济技术实力支撑"。

在"指标2022"环境大项发表之际,本文着重分析19个城市群在2022年的主要环境表现。将19个城市群所涵盖的22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大项评价偏差值按城市群类别,进行了箱形图和蜜蜂图叠加分析,展示各城市群城市综合评价偏差值的分布状况和差异程度。由此可以看到,19个城市群中环境大项表现最好的是珠三角,之后依次是粤闽浙沿海、北部湾、接着是滇中、黔中、长三角、成渝,其余12个城市群环境大项偏差值都在全国平均以下,其中又以宁夏沿黄垫底。

对此,明晓东点评,环境项7个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城市群中,包括2个一线城市群、2个准一线城市群、3个二线城市群;12个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城市群中,包括1个一线城市群、2个准一线城市群、7个二线城市群、2个三线城市群。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城市群。


2.气候舒适度是人口集聚的重要条件

气候是人类居住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19城市群中气候舒适度最好的依次是珠三角、北部湾,其次是滇中、粤闽浙沿海、成渝、长江中游、黔中、长三角,这些城市群都集中在南方地区。中国人口的45.5%集中在气候舒适度全国平均以上,且位于南方的这8个城市群。

其余11个城市群的气候舒适度都在全国平均以下,其中哈长和天山北坡2城市群气候条件最差。

3.一线•准一线城市大多集中在降雨量较多地区

降雨量也是人类居住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19城市群中降雨量最多的依次是珠三角、粤闽浙沿海、北部湾。降雨量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还有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黔中。今天中国一线4城市中有3个、准一线9城市中有7个都集中在降雨量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且位于南方的这7个城市群(关于城市层级,详细请参照《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2》)。

其余12个城市群降雨量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宁夏沿黄与天山北坡降雨量最少,呼包鄂榆、兰州-西宁次之。

4.农业生产率南高北低

19城市群中,耕地面积最大的是哈长与中原,全国占比分别达到11.2%、10.7%。一线城市群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国占比分别为4.5%、0.4%、3.1%,其中珠三角占比最小。准一线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关中平原的全国占比分别是4.8%、6.6%、2.1%、2.4%,其中长江中游占比最大。

从农业生产率,也就是单位耕地面积的一次产业GDP来看,最好的是珠三角,其次是粤闽浙沿海、北部湾、长三角和成渝,都在全国平均以上。其余14个城市群的农业生产率都在全国平均以下,其中包括耕地面积最大的哈长和中原。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教授指出,"农业生产率不仅受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影响,还取决于对农业的投入。可以看到农业生产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5个城市群都在南方地区,而且大多拥有对农业进行较大投入的雄厚实力"。

5.碳减排压力北方比南方更大

在双碳目标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二氧化碳排放是衡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占比最大的城市群是长三角,高达16%,珠三角、京津冀的占比分别达到5.6%、8.6%,三大城市群合计全国占比达30.2%。准一线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关中平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占比分别为2.9%、4.7%、4.7%、3.1%,四城市群合计全国占比达15.4%。此外,中原、山东半岛、哈长、呼包鄂榆、辽中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占比也较高,分别达到8.8%、7.8%、4.9%、3.3%、2.9%。19城市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计占全国的80.9%。

明晓东指出,"城市群是人口最密集、碳排放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3个一线和4个准一线城市群的碳排放量全国占比高达45.6%。这些城市群减碳力度也较大,期待所覆盖数以百计城市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被称之为"碳强度",是衡量经济与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19个城市群中,碳强度成绩最优的是成渝。其他依次是长江中游、黔中、粤闽浙沿海、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这7个城市群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而且都在南方地区。

其余12个城市群碳强度成绩都在全国平均以下,其中碳强度水平最低的是哈长,之后依次是宁夏沿黄、呼包鄂榆、山西中部、天山北坡、辽中南、关中平原、京津冀,这8个城市群都在北方地区。

周牧之指出,"与2000年相比,中国的碳强度下降了40%以上,在降低碳强度的努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碳强度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2.8倍、德国的3.6倍、英国的5.5倍、法国的6倍。因此,实现低碳发展模式对每一个城市而言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6.北方空气品质压力依然严峻

空气品质是当今衡量一个地区环境品质最重要的指数之一。从空气质量指数(AQI)来看,空气质量最优的城市群依次是滇中,黔中、珠三角、粤闽浙沿海、北部湾,该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余14个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指数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空气品质最差的是中原,之后依次是宁夏沿黄、山西中部、山东半岛、兰州-西宁、天山北坡、京津冀,而且这7个城市群都在北方地区。近年我国空气品质有了大幅度改善,但是北方地区的压力依然严峻。

7.绿色建筑设计集中一线•准一线城市群

绿色建筑体现了环保意识和对环保投入的实力,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最集中的是一线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全国占比分别达到39.1%、15%、17.9%,三大城市群合计全国占比高达72%。准一线四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关中平原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全国占比分别为4.7%、4.1%、4.7%、1.1%,四城市群合计全国占比为14.6%。

黄微波指出,"从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2%,体现了这些地区在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的贡献"。

原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多目标的现代化,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也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碳峰值碳中和等。‘指标2022'对中国城市及其城市群的环境进行了综合诊断,对我们观察各城市及其城市群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状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由此可见,从环境角度评价与从经济角度评价的结果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指标是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有些是与工作努力程度有关的。城市和城市群需要把握好多目标的动态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也不能为了改善环境而牺牲经济的发展"。


消息来源:中国网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中国城市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