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热҈ 热҈ 热҈ !面对“高温刺客”,如何安然度夏?

发布时间:2023-07-20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采访对象 张 弛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张弛

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三伏天”代表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比较特殊,多地气象信息显示,在入伏之前,我国北方大范围地区已进入高温炙烤模式。6月中下旬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超过40℃,“中暑”“热射病”字眼在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上频现。

滚滚热浪来袭,“高温刺客”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安然度夏?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张弛接受《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记者专访,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细致解读,并介绍了不同群体的适应性措施。

一条级链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超乎想象

2023年7月6日,世界迎来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得到,夏天越来越热、热得越来越早。若要论及这种异常气候变化的背后,张弛表示,人类活动是重要推手。世界气象组织5月17日发布的《全球年际至十年际气候最近通报(2023-2027)》报告指出,预计2023—2027年间每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将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值高1.1~1.8℃。围绕这一数字,张弛介绍,这并不是简单的今天35℃明天超过36℃,升温的量级并非线性的而是指数型。仅工业化后的1955—2021年,温室气体给海洋与大气带来的热量相当于62.3亿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1]。正是这种指数型的热量变化,让我们切身感觉到了每年越来越热,热的时间在提前,热的范围在扩大。

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的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会损害所有人的健康。从中暑、蚊虫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到不良心理健康影响,全球高温相关病症和死亡案例越来越多[2,3]。“现在信息发展得非常快,在去年以前,大部分人知道中暑,但不知道热射病,其实这可以理解为极端的中暑,死亡率非常高。”

“这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影响,还有很多间接的、延展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级链式的,具有传导性。”例如,极端高温导致的树木自燃是导致山火的一大诱因。山火会产生烟尘,这将为呼吸系统健康带来风险。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时,不仅身体会出现不适,精神、情绪也会产生波动,易滋生负面情绪,比如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等,极端情况下也更容易与他人产生摩擦或争执。

这种级链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还会对经济产生影响。“高温天气会加大电网负荷。一方面开空调、风扇等设备导致耗电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极端高温带来干旱,水力发电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具体到个体,“户外露天工人和农民有可能遭受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的疾病和收入降低的双重负担。高温会限制户外工作者的体力工作和劳动生产力,影响生计;高温干旱也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进而减少收入。这就会形成叠加的因素,即我们前面所说的级链式影响。”早在2009年,《柳叶刀》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影响报告就将气候变化视作“21世纪最大的全球健康威胁”[4],颇具预见性

一片须填补的空白

高温黄橙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

鉴于高温天气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国家卫健委和气象部门、生态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疾控中心等已经就这个议题展开了跨部门的合作,从而我们可以看到新发布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增加了许多关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相关更具体、更全面的规定。国家卫健委首次将“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行动”直接写入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2023年6月国家疾控局为保护公众健康,针对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引发的健康问题,制定发布了《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早在2007年6月实施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就明确规定高温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并将高温预警以短信、新闻等形式传递给民众。预警发布后,卫生系统、建筑工地、旅游部门、供电部门等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机构联动响应。

但在高温预警的“最后一公里”,张弛及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当收到高温预警,基本上大家都能意识到将有高温天气,但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这个高温程度意味着什么,我该做出什么改变,从认知到行为习惯改变的中间尚存在着一些空白。

据北京日报消息,一例57岁女性患者,午后在户外带娃,回家后曾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但并未及时采取调适措施,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治疗,体温高于42℃,被诊断为热射病。很快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小时抢救后去世。张弛表示,这是一个高温天气与群众意识间存在空白的典型案例。“通过查阅历史信息,我们可以确定当天中央气象台6:00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并于9:00将预警升级为了橙色,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高温预警信号防御指南,高温橙色预警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但不幸还是发生了。”

用科学知识“填补”这片空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有公信力的媒体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老年人、小孩、青壮年、受过训练的运动员,在同一个环境下出去,风险是不一样;同样是这些人出去,是去散步还是跑步,风险也是不一样的,这很容易理解。大多数人知道会有区别,但具体有什么程度的区别,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界定清楚——在什么天气条件下,不同群体能知道自身出门能干什么,要避免什么,身体出现什么信号就不能硬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适应性措施。”

发现这一空白后,张弛与其所在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正致力于解答上述问题。中国版《2022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引入了一个新指标:高温对非安全户外运动时长的影响。这一指标旨在评估中国各省份在什么程度的高温情况下,什么程度的户外活动是不安全的。2021年,全国人均每天有2个小时的热指数达到或超过严重警示(33度)级别,在这种热指数下运动发生中暑和热射病的风险会增大。时长相比1986-2005年均值(1.3小时)增加了约48%(0.7小时)。”

全球变暖是全球性问题,高温天气并非只困扰中国。以澳大利亚为例,2020年的澳大利亚山火肆虐近半年时间,持续的高温干旱是重要推手。张弛介绍,澳大利亚有的一套成体系热相关指南和标准。“他们做得非常早,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汇集到全民的户外活动和高温天气数据,以年为单位进行更新,在户外运动领域出台了《极限高温政策》,并细化到各类常见的户外运动形式,指导民众在不同热环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这对于我们前面说的填补空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比如根据小朋友的不同户外项目,户外探险、暑期活动、赛事等,做高温天气下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充分考虑到实时和未来时期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从而科学规划户外活动的适宜程度。”

一类应重视的群体

保障户外劳动工作者的权益将收获双赢

面对高温热浪,正如前文提到的,不同人群面临的健康风险是不同的。张弛介绍,在气候变化的身体健康适应性研究中,有一个专有名词——脆弱人群。“提到这一词汇,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老年人、小孩、孕产妇、有基础性疾病的群体。但还有一类比较容易被大家忽视,就是户外劳动工作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权威解答,热射病分经典型和劳力型两种,“前者是只要出门都有概率患病,后者患病主要是因为在户外劳动。普通人比如说今天要带小孩出去玩,太热了可以不去,这是可以自主决定的;但是像农民、快递员、外卖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这种户外工作者,他们在家待着可能就没有收入,甚至丢掉工作,所以他们的生计和天气强相关。同时,这部分人群也缺少适应性措施,比如较难获取到能供他们短暂休息纳凉的空间。”

张弛一直在关注户外劳动工作者这一群体,希望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降低风险。“在欧美一些国家,气象局观测到气温将要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开放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大型公共空间供人们避暑。我们国家也有一些弹性上下班的制度安排,比如建筑工人可以提早开工,原来可能八九点开工,现在天热起来了也亮得早了,可以五六点开工,把最热的11:00到13:00错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这些人群的风险暴露,只用创立更多这样制度,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脆弱人群。”

本着“顺手能用、普世性强”的原则,张弛正带领团队做一个小程序。办公室文员、保安、采矿工、导游、环卫工人、个体摊主等20个职业种类对应不同的界面,用户选择了地理位置、性别、年龄、工作后,小程序会给出即时的8小时风险评估和未来24小时这一时间段的风险评估。“这样哪怕不得不出行,可以根据查阅到的不同时段风险高低来安排劳作的松紧。比如说风险比较低的时候可以抓紧点,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就可以适当休息,自我调节。”

扫码查看你所处环境的高温天气工作风险查询

改善这一群体的工作环境,降低其高温天气的健康风险,整体来看,还将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张弛介绍,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赵梦真博士发表在《柳叶刀星球健康》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如果全球温升2℃,中国室外工作者的劳动生产率将因高温损失4.8%。这意味着高温对户外工作人群的健康影响会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气候行动,通过研究计算得出,仅在保护劳动生产力损失方面就可以弥补50%以上的减排成本。这说明我们投资气候行动的钱其实会通过另外一种收益形式返回。同时,这一群体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伴随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这部分人群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这一群体做好保障,将起到双赢的效果。

一个被误读的信号

高温下受考验的不只是意志品质,还有身体健康

暑期到来,全国各地迎来了学生们的旅游热潮。面向小朋友们的亲子游、研学游、夏令营等文化旅游产品受到热捧。以首都北京为例,最热的夏天碰上和这座城市一样火热的小游客,张弛提醒:在外出游,尤其要注意未成年人的身体状态。

“小朋友出去活动,尽管身边有老师、家长、带队导游等成年人跟随,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多小朋友中暑晕倒的案例。包括学生时代的军训,学生中暑晕倒早已屡见不鲜。”

她解释道,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未成年人整体的身体适应调节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相对而言,成年人可以很快协调身体系统的应对机制,去适应高温天气,但低龄人群的出汗机制发育未完全,儿童的体重和表面积之间的比例也使得儿童的身体在炎热的条件下更能迅速吸收热量。相对成年人而言,低龄人群需要更长时间去适应高温运动环境。儿童往往对中暑、热射病等有更敏感的“自我感知”,如果他们在炎热中感到难受,通常会放慢速度或停止运动,其外在表现的就是虚弱、疲惫、没有精神。

这就引出来了第二个原因:未成年人身体不适想休息但不知道如何清楚地表达。成年人能够根据经验比较及时地感知身体不舒服,但是未成年人不一定能够及时意识到这是因为天气太热造成的身体不舒服。他们可能会跟大人说“我不想走了”“我累了”“我想回家”。这时候他们可能身体已经到极限,所以在向外发布求助信号。但是比较现实且常见的情况是,家长或是难得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玩,或是好不容易抢到了热门景点的门票,抑或是参加了一个很贵的夏令营。所以听到这样的回答,家长会说,“再坚持坚持,马上就到了”“来都来了,必须要坚持打卡”,甚至会责怪孩子“意志品质不坚定,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最后小孩就会硬撑着在高温下活动,说也说不出来,但就是难受,可能最终就以中暑晕倒收场。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情景,在暑假旅行中可能一次次上演。这就启发我们,要注意觉察未成年人的身体状态,这不是意志品质问题,如果孩子在室外炎热环境中看起来很痛苦或抱怨感觉不适,家长或领队教练绝不能强迫他们继续运动或坚持。”

很少有哪种威胁像气候变化一样,从多个维度全面影响人群健康。中国正处于独特的窗口机遇期:假使中国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公共健康风险,这将造福今后几代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适应性政策和学者研究发现的实用性信息,经由媒体的传播报道,最终触达到公众,促成意识的形成和行为的改变,形成良性循环。

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空间。”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碳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推手,在重视气候变化尤其是高温热浪带来的健康风险,做好防范与应对的基础上,如果能减少碳排放,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地球温增的趋势。

参考资料:

[1]. NASA Global Climate Change. Ocean heat content. 2022. https://climate. nasa.gov/vital-signs/ocean-heat/ (accessed Nov 8, 2022).

[2]. Ebi KL, Capon A, Berry P, et al. Hot weather and heat extremes: health risks. Lancet 2021; 398: 698–708.

[3]. Romanello M, Di Napoli C, Drummond P, et al. The 2022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health at the mercy of fossil fuels. Lancet 2022; 400: 1619–54.

[4]. Costello A, Abbas M, Allen A, et al. Manag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Lancet and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Commission. Lancet 2009; 373: 1693–733.

· END ·

作者丨李一平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3年7月刊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气候变化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