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GE医疗助推国产高端医械产业链迈向“系统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09来源:可持续发展网作者:推广中心
北京基地迎来3.5万台探测器下线
GE医疗助推国产高端医械产业链迈向“系统创新”



近日,在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以下简称“GE医疗北京基地”),迎来了第35000万台探测器的正式下线。这标志着GE医疗中国在以探测器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了量产规模与工艺精度的双重突破,同时以技术创新和升级带动国内160余家核心供应链伙伴不断升级精密制造,推动国产高端医械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创新”。

从“引进来”到“强起来”:探测器国产化的跨越之路

被誉为"CT之眼"的探测器,是该设备最核心的成像部件之一,其精度直接决定成像质量。作为最早布局探测器国产化的企业之一,GE医疗北京基地从2008年生产首款X光机用的平板探测器起步,到2012年正式落地国产CT探测器制造产线,再到2017年建成CT探测器智能产线,以及2020年启动核医学PET探测器制造,一步步勾勒出高端医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路径。这背后不仅仅是GE医疗北京基地对精密制造的不懈追求,更是其数十余年如一日对“CT之眼”技术挑战的持续突破:



· 在原材料筛选环节:因探测器材料对生产环境极其敏感,一粒尘埃都可能导致瑕疵。GE医疗北京基地用超过60万次生产经验训练出的AI质检员,在探测器材料筛选的早期阶段就可提前揪出超90%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彻底规避传统制造路径中因此原因导致的CT成品不通过检测而带来的浪费。

· 在精密叠合环节:探测器的核心结构包含捕捉X光的"眼睛"(闪烁晶体层)、转换信号的"神经"(光电转换层)、处理数据的"大脑"(电子电路层)三层精密结构。为了精准“读懂”每一束射线所包含的信息,每层对齐误差需控制在微米级——就好比在头发丝上排电路。这种精度的准确控制才能让CT影像捕捉更细微的病变。GE医疗北京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这样的精密制造工艺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在成像芯片“智能匹配”环节:CT探测器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是成像芯片, 每个探测器需匹配416个芯片单元,看似相同的芯片单元因原料晶体生长方向、掺杂均匀性等物理层面的差异,导致每个单元的光电性能会存在微观差异,若随意拼接会导致成像误差。为此,基地通过AI智能算法,将传统人工匹配需5小时的流程压缩至10分钟,并从海量成像单元中精准筛选出性能互补的芯片组合,以满足不同型号、不同使用场景的设备需求,又保证每台设备的成像品质。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探测器国产化的进程中,GE医疗还带动了国产供应链的崛起、逐步成长并走上国际供应链舞台。比如上海六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晶科技”),十余年来,得益于与GE医疗的深入合作以及GE医疗精益文化的培养,六晶科技从成立之初仅有10余名员工,发展到如今拥有150名员工、业务覆盖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从医疗行业延展至安检和半导体等行业。如今,该公司不仅为GE医疗供应CT产品探测器和准直器所需的特种材料及核心零部件,还为其他国产CT设备厂家提供相应配套服务,提升了整个行业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的安全保障。

不仅是探测器,截至今年上半年,女性健康和X光设备(包括乳腺机、X光机、骨密度仪)累计发运超25,000台/套,骨科手术机设备累计全球发运超20,000台,凸显GE医疗北京基地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持续深耕。

从“北京产”到“全球销”:中国高端医械制造标杆的打造

北京基地是GE医疗在中国的第一个国产制造基地,也是GE医疗国产的策源地和首个供应链基地。依托GE医疗航卫和华伦两大工厂,北京基地已发展成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具备全系列、全产品线影像设备制造能力,涵盖CT、手术机、X光机、核医学PET/CT等全系列影像设备及CT探测器、球管等零部件。目前,北京基地每年供货全球100多个国家,GE医疗全球销售的CT中60%产自北京基地。同时,北京基地的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带动京津冀超过3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北京基地的国产成果也是GE医疗中国深耕全面国产30余年的缩影。依托北京、天津、无锡、上海、成都、深圳六大生产基地(内含7大工厂)的全产业链布局,GE医疗在中国销售的95%以上的产品已经实现国产,主流产品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超过85%,轴承、探测器、球管、超导磁体、线圈、超声探头、麻醉机、心电、监护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同时,GE医疗积极发挥链主价值,带动京x津冀、成渝、长三角、大湾区四大产业链集群、上下游1000+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并通过技术共享与标准协同,打造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精密智造”生态圈。

GE医疗中国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表示:“GE医疗北京基地今天的国产化成就,是过往拼搏奋进的生动缩影,亦是未来砥砺前行的崭新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需求,加速高端、绿色、智能产品的国产创新和零部件国产,助力国产医疗设备产业链创新。以链主企业力量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上游促技术提升,下游获发展机遇,助力医疗产业链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形成高端医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GE医疗
相关内容推荐(注:通过关键词提取内容)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