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山城,陕西安康
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我国将绿色发展列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鲜明和独特的转向效应和加速效应。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是指我国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局面,转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的过程中,出现的先难后易、柳暗花明、日新月异的情形。
就是说,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初期阶段,困难众多,步履艰难,但只要坚定转向,随着时间推移,全社会逐步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共识,各种制度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整个经济和社会体系逐步走向绿色发展的新方向。
回顾“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这种转向效应是比较明显的。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可见当时资源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深刻转型,为此,“十三五”规划果断将绿色发展确立为具有引导和约束效力的国家发展理念。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对原有粗放落后的生产体系进行大规模结构性调整,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这就必然牵扯到广泛的利益重组,关停难、取缔难、转型难,环保法律法规执行难,是当时比较普遍的现象。
关键时刻,党和国家采取了坚决的态度,一方面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另一方面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在长江经济带实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方针等,极大缓解了落后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逐步度过了经济转型发展的“阵痛”期。
这种转型过程有点像体量巨大的车辆或轮船,在其调整方向时,需先减速轻打方向盘,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沿着新的方向平稳前进,转弯过急或速度过快都会危及安全。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经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中,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能逐步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推进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无论是遇到疫情冲击还是经济困难,都坚持绿色发展的初心不变,久久为功,最终取得巨大成效。
绿色发展的加速效应
汉江边的美丽山城,陕西安康
绿色发展的加速效应,是指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绿色技术、新兴产业、清洁能源、生态产品等高新科技成果加速涌现,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等加快绿色化、高效化的进程。
2023年《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绿色发展不是以匀速而是以加速方式推进,是因为人类知识结构是加速扩展的。我们可以把绿色发展理解为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知识体系的持续增长,当国家把绿色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理念后,全社会就会开发新的绿色知识并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例如,一个大学教授研发了新的绿色生产原理和技术后,他会培养五个或更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在多年后又会带出更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这些知识人才会分布到众多的企业或社区,从而把绿色知识快速扩散到更广的范围去。
经过多年的知识迭代,全社会的知识结构就会加快绿色化、生态化。今天,看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平台,传播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绿色低碳信息比十年前要扩大不知多少倍,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远非十年前可比,为绿色发展提供了不断强化的社会基础。
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大学生/研究生毕业走向社会,几年下来就是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群体。这些接受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新一代知识人才,在各个领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产生了惊人的绿色生产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似乎是突然发力冲击世界市场,其实是绿色发展的加速效应在一定时刻必然呈现的结果。
总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犹如一艘巨轮的转向,虽然开始时转动角度不是很大,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沿着新的方向走下去,就会离原来错误的方向越来越远,而离新的预定目标越来越近。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绿色增速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和加速效应是一种客观规律,我国独特的政治和体制优势使这些效应得以迅速和集中地迸发出来。
绿色发展要求国土空间得到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绿色能源加快迭代、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人居条件达到较高水平,这一切,都涉及经济体系和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任重道远。我国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特别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责任体系,使我们能够克服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羁绊,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高度,坚定不移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同样,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我们能够持续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绿色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绿色人才创造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积累绿色知识、绿色知识构筑绿色教育的正向循环,加速绿色发展的迭代递进。
展望“十五五”,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继续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理念,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作者、摄影丨夏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
编辑丨李思楚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