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博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校长讲座教授;吴海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中心执行主任
21世纪的快速城市化给全球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环境恶化、社会不平等和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治理作为一种战略框架应运而生,通过综合解决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一条变革性的路径。
随着近年来ESG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探讨ESG治理推动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新模式,解决当前挑战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中国城市可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ESG治理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ESG治理提供了一个全面且集成的框架,用以解决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问题,其原则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高度契合。城市视角下,ESG治理的环境维度强调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以及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社会层面则聚焦于创建包容、公平且宜居的城市环境;治理维度确保政策的透明度、问责制以及长期战略规划的落实。
环境可持续性是ESG治理的核心。越来越多的城市正通过实施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清洁能源转型、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和绿色基础设施都是环境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社会包容性致力于解决公平性问题,包括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的获取,确保城市发展惠及所有社会群体。而治理则通过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手段,以及建立政策执行的问责制,为这些努力提供支持。
这三个维度的整合使城市能够系统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可持续增长而不牺牲环境质量和社会公平性。
国际城市的ESG治理实践与启示
从全球来看,哥本哈根、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这三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成功实施了ESG驱动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及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哥本哈根:引领环境治理的典范
丹麦的哥本哈根被公认为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其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哥本哈根采取了全面的治理方法,结合了可再生能源投资、可持续交通体系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环境挑战。
哥本哈根在风能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目前风能已满足该市一半以上的电力需求。这一清洁能源转型得到了可持续交通政策的支持。城市建立了超过400公里的自行车道,鼓励居民将骑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此外,城市还引入了湿地、绿色屋顶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缓解洪水风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改善空气质量。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超过60%的哥本哈根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使能耗降低了20%,而市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也培养了浓厚的环保文化。尽管减少汽车使用初期面临一定阻力,但城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措施克服了这些挑战。哥本哈根的经验凸显了综合规划、公众参与以及对环境目标长期承诺的重要性。
2.新加坡:智慧、韧性和包容的城市发展
新加坡展示了如何将技术、治理与环境可持续性有机结合,打造智慧、韧性且包容的城市环境。其“智慧国家”计划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城市效率、改善治理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显著的成就之一是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战略。通过NEWater项目和滨海堤坝等工程,新加坡几乎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给自足。此外,新加坡高度重视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基础设施,40%以上的国土面积被用作公园和绿地。另外,社会包容性是新加坡的一大亮点。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为超过80%的人口提供了可负担住房,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此外,智能基础设施举措(如智能交通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优化了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了城市宜居性。尽管在快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之间保持平衡仍是一项挑战,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凸显了创新、技术驱动的治理以及包容性发展政策在实现ESG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3.阿姆斯特丹: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阿姆斯特丹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原则,成功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循环经济的领导者。该市的治理重点是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推广可再生能源。
阿姆斯特丹政策的核心是基础设施项目中建筑材料的再利用。通过鼓励资源的循环使用,该城市成功地将建筑垃圾减少了50%。此外,阿姆斯特丹还投资了由废弃能源驱动的区域供热系统,降低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阿姆斯特丹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在绿色产业中创造了经济机会,同时加强了社区在可持续项目中的参与度。
然而,向循环经济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广泛的合作。阿姆斯特丹的经验表明,设定明确的目标、推动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及提供经济激励,是推动ESG治理取得进展的关键。
4.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启示
哥本哈根、新加坡和阿姆斯特丹的经验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技术和创新是提升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新加坡的“智慧国家”计划充分展示了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如智能交通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网络,中国城市能够有效应对污染、拥堵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其次,推动公众参与对成功实施ESG治理至关重要。哥本哈根在推广自行车出行和绿色倡议方面的成功,凸显了将市民纳入政策规划和执行过程中的价值。中国城市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提高公众意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再次,向循环经济转型,如阿姆斯特丹所示,带来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通过推广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以及推动绿色创新,中国城市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后,平衡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需要长期的规划与治理。将ESG原则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协调统一。
中国城市ESG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ESG治理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但中国城市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利益相关者对ESG缺乏认知、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优先级冲突、ESG绩效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可供参考1:
第一,构建科学的ESG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全面且具有操作性的ESG评价体系,是实现长效治理的核心基础。政策制定者需要结合中国城市的发展实际,设计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ESG治理评价指标。其中,环境维度包括碳排放强度、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碳排放双控等;社会维度注重城市居民的福祉、乡村振兴、教育公平性和就业质量;治理维度则关注政策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和法治建设等。在建模的具体方法上,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建议城市通过物联网(IoT)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并通过标准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ESG绩效评估提供准确依据。这不仅能够帮助城市全面掌握自身发展状况,还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发现改进空间。
第二,促进多方协作和公众参与。多方协作是推动ESG治理持续改进的关键。具体而言,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形成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城市ESG目标的实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企业则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环保和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可以作为桥梁,推动公众参与ESG治理。此外,还需要重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例如,地方政府定期举办公众论坛、环境教育活动等,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居民的互动。这种开放式治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对政策的支持力度。
第三,推动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是保障ESG治理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我国内地城市应积极利用金融行业绿色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充分利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为城市ESG治理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例如,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地方政府可以筹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和生态修复等领域。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为此,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吸引私营部门加入。
第四,加强技术驱动和数字化治理。技术创新是提升ESG治理效率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城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治理系统。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环保数据的透明化和溯源能力,确保ESG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此外构建数字化的ESG治理平台,集成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功能。城市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对污染排放、能源消耗和社区满意度的实时监测,并根据数据反馈优化政策。这种数据驱动的治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政策执行的精确性,还能显著提升治理效率。
第五,优化政策框架和法律保障。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是实现ESG长效治理的重要支撑。2024年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已经就企业可持续发展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未来针对城市层级方面也应制定针对性强的ESG政策,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例如,设立城市ESG发展目标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体系,从制度上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在政策落地后,也要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和政府的ESG治理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定期发布透明的评估报告。这种机制不仅有助于强化治理责任,还能增强公众对ESG政策的信任。
第六,加强教育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的ESG治理能力,是推动长效治理的基础。政府可以通过举办ESG专题培训班、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最新的ESG趋势和实践经验。最后在学校和社区中推广ESG教育,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通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可以在年轻一代中培养对ESG的认知和兴趣,从而为未来的城市治理储备更多人才。
1. 张博辉 , 邱慈观 , 吴海峰 . 《中国城市 ESG 治理评价体系》. 北京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2023.
编辑丨王秋蓉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4年12月刊
原文标题丨《探索ESG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供图丨高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