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可持续发展·中国这十年丨以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14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雷明


image.png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没有美丽乡村建设,就不会实现美丽中国。

雷明 新疆财经大学“天池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邹培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研究员

本文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可持续发展·中国这十年”特别策划文章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各种政策建设美丽乡村。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新发展阶段,要建设好美丽农村,就必须以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艰苦的工作努力,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出现了持续好转的喜人局面。同时也要看到,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仍存在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等问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尚未根本扭转,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垃圾污水、黑臭水体等问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既要美丽生态也要美丽经济。

目前,全国各地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程来抓,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各地围绕清洁家园、水源和田园,启动“清洁乡村”建设活动;围绕村庄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化”,开始“生态乡村”建设活动;围绕富民产业、惠民服务、便民基础建设,开展“宜居乡村”建设活动。

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持续开展生态乡村建设行动,打造清洁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乡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为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开了好局。

新发展阶段,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任务,又该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下面,我们将从生态乡村建设内涵、生态乡村建设重要意义、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与路径方法分别进行论述。

image.png

一、生态乡村建设内涵

“生态乡村”是与“生态城镇”相对应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专家学者基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来界定生态乡村概念的。在此,我们把它分为狭义的生态乡村和广义的生态乡村两类。

所谓狭义的生态乡村就是指生态村。依照上个世纪90年代罗伯特•吉尔曼(RobertGilman)给出的定义,狭义的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以支持健康地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来。

而所谓广义的生态乡村则是指一个集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高度统一的县域乡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简单来讲,狭义的生态乡村仅仅是指村庄层面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广义的生态乡村则是指包括村、乡、县在内的整个县域乡村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而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运用于乡村建设,就是生态乡村建设。

生态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在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农民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促使农民从主观意识上尊重自然规律,辩证思考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乡村建设主要包括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产业建设、乡村生态产业建设、乡村生态社区建设、乡村生态居住地建设和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等。

image.png

二、生态乡村建设重要意义

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没有美丽乡村建设,就不会实现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习近平指出,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我国农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够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垦殖,结果导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盐碱化、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科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国各地围绕美丽乡村,开展系列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可以说,建设生态乡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生产系统以及农村人居环境健康水平,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优美绿水青山的生态需要,也可以为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image.png

三、生态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特别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大为好转,村民环保意识明显提升,但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生态乡村建设的群众参与度低。一是村民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强。我国农村居民自身生态意识较为薄弱,心理依然停留在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亟待加强,参与生态乡村建设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生态乡村建设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不足。目前,村庄建设尚存在规划模式单一、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态乡村建设的要求则更高。三是生态乡村建设的均衡性不足。目前生态乡村建设往往先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开始实施,将资金、项目、人力、物资向“示范村”集中,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村或者贫困村则不够重视,各级政府支持力度也偏弱。

第二,生态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与实际脱节。一是生态乡村规划与建设脱节问题较为普遍。部分乡镇编制了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但编制完后往往束之高阁,控制性规划不够具体。二是生态乡村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结合不紧密。由于规划的编制对乡情村情不熟,很多规划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态保护,没有把乡村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上。三是“空心化”村组没有治理规划。近年来,部分村庄“空心化”的问题依然突出,在外发展的村民虽“返巢”建房趋势增多,但其实际居住时间非常少,政府不得不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第三,生态乡村建设投入主体单一且资金少。一是投入资金有限。生态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部分县、镇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生态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二是村级投入近乎空白。部分干部群众强调客观困难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生态乡风文明的少。三是社会资金参与投入更少。乡村生态保护由于环境修复工作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率低等因素导致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新手段。

第四,生态乡村建设面临各类资源要素指标压力。一方面是土地红线的压力。随着国家对建设用地的从严控制,用地指标紧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可避免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规划实施的压力。很多乡村虽然编制完成了一些单项性规划,但由于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不够,再加上生态宜居生态乡村建设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较多,规划实施面临不少压力。

第五,生态乡村建设持续提升与后续保障不足。一是后续资金保障的问题。生态公益岗位在岗人员的工资以及乡村的绿化、亮化、洁化、突击性环境治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生态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的管护费用也多要靠社区自筹,后续资金保障难。二是村民素质提升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有一条是“乡风文明”,这需要靠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三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问题。发展生态经济是创建美丽乡村的立足点,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尚缺乏普遍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image.png

四、坚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进行生产劳动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要素之间的变换也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自然对人有约束力,而人对自然也有能动性作用,两者之间通过实践的媒介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只有通过实现自然生产、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有序发展,才可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友好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生态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三期叠加”的特点和机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到2035年实现根本好转。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为此还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生态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强调。因此,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推动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更有利于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乡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

image.png

五、进一步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

目前,虽然各地生态宜居生态乡村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生态环境依旧不容乐观。要深入持久向纵深推进,任务还很艰巨、压力还很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生态环境的困难。为进一步又好又快地推进该项工作,必须坚定信心不动摇,加大力度不松劲,找准短板补不足,强化保障不弱化。

第一,牢牢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山水林草湖草沙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命共同体,必须固牢这一意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并时刻以人与生态生命共同体意识为指导,推动乡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促进生态乡村建设,确保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第二,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要围绕“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有效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文化遗址等各类乡土资源,留存好乡风民俗,加强对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农村传统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提升生态乡村建设品质和品位。生态景观带的串点成线,既要顾及到交通的可通达性,更要考虑景观带的主题性,做到精益求精。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推动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三,进一步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生态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是社区,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村规民约的自我监管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理顺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宣传生态宜居生态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做好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营造氛围。

第四,进一步强化规划编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和“两美”建设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生态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生态宜居生态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底线思维,严格保护耕地,有力保障资源供给,有效支撑生态乡村建设。同时依法依规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有力有序保障用地供给乡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有效支撑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战略实施。因地制宜修编好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并注重相关规划的衔接,避免重复和冲突,推动生态乡村建设“多规合一”体系建立。

第五,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整体来看,生态乡村建设应由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行为激励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乡村产业兴旺与经济振兴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投入引导、示范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进一步创新激励机制、政策和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统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第六,做好“两山”的科学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需要科学的转化方式。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践行“两山”理念,乡村需要对本地区的特色资源环境、乡村的区位优势、当地产业环境和基础,以及目标人群的消费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化挖掘,一方面,要着重开发依托当地生态环境衍生或延伸的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发展“绿水青山”的内生性产业;另一方面,则要转换“绿水青山”营销理念,打造产地市场,将产地转变为销地,提高“绿水青山”原产地农产品附加值。

第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山水、田园、人文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电商、物业等产业,壮大村级经济,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形成“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做强做大“生态经济蛋糕”。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经济发展,强村富民,实现治理建设与产业推进的完美结合,保持和实现生态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资源“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四库”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第八,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生态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要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产权制度、治理体系为重点,发挥体制机制对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强化生态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要创新生态乡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二是要创新生态乡村产权制度,推进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有效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生态乡村建设。三是要创新生态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系统治理,为自然生态守住安全边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发挥乡贤作用和乡村优良民俗功能,建立村庄生态乡村建设互助会、理事会和促进会,将生态乡村建设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特色休闲旅游业等的发展。


编辑丨邓茗文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2年9-10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