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生产型、服务型行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指出交通运输要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为我国交通运输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交通运输企业是加快建设、开路先锋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以践行ESG责任为抓手,尽快完成低碳转型,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交通运输企业需要“赶考”的必答题。
我国交通企业ESG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涵盖航空、海运、公路与铁路运输、货运与物流、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上市公司共有121家。从2022年A股各行业社会责任(ESG)报告披露情况看,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ESG)报告披露率达59.5%,高于一级行业类目报告披露的平均水平,但与国内外营收前100名上市公司报告披露率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
2023年,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对高速公路、交通建设领域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交通企业2022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进行了全网调研与评分。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综合表现有明显地域性与规模性特点。东部地区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综合评分高于中西部和东北部;交通建设类央企社会责任(ESG)报告评分表现高于地方国企。
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普遍存在披露标准不明、标准不统一、往期回溯不够、缺乏信誉背书等现象。社会责任(ESG)报告编制亦存在技术标准缺乏,定性描述多、定量指标少,正面报道多、负面问题少的问题。预测未来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第三方鉴证是趋势所在。
交通企业ESG建设关键路线
社会责任(ESG)是鉴别企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身份证”。做好社会责任(ESG)规划布局,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交通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1. 强化企业顶层设计,夯实企业社会责任(ESG)管理基础。
一是要搭建社会责任(ESG)治理体系。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治理体系,以环境(E)为要、社会(S)为魂、公司治理(G)为基的发展战略导向,将社会责任(ESG)战略内嵌到企业经营管理和风控体系中,促进企业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的和谐共生。
二是要建立社会责任(ESG)组织体系。明确设立社会责任(ESG)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引领决策,体系管理制度与流程设置应内置社会责任(ESG)内容,应有专门的办事机构负责社会责任(ESG)具体信息收集与技术管理,所属各单位、各事业部负责具体实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社会责任(ESG)制度体系。结合监管机构要求和利益相关方诉求,制定社会责任(ESG)管理制度与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及流程,在制度规范上保证推动社会责任(ESG)与业务有效融合,增强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价值的能力。
2. 编制行业标准指南,赋能企业社会责任(ESG)实践。标准编制是企业提升社会责任(ESG)管理、公共评级机构考核评级以及金融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ESG)价值评估的引领和依据。GRI标准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一套报告标准,为全球企业提供编制ESG报告的标准框架。近两年,中国企业各行业的社会责任(ESG)标准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正组织相关专业机构着手构建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团体标准体系。
3.加大沟通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ESG)公信力。践行社会责任是央企国企的政治担当和社会义务,交通企业经常是“但行好事”,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却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的提升。因此,未来交通企业要注重讲好交通社会责任(ESG)故事,有效传播社会责任(ESG)案例。
社会责任(ESG)案例不仅是社会责任(ESG)报告里的吸睛点和软实力的体现,更是交通企业提升社会责任(ESG)参与度与关注度的重要体现。同时,需要行业媒体、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与企业多方联合、多措并举加强对外沟通,丰富沟通形式,积极了解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及时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盼,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ESG)践行的正向激励环境。
4. 建立专项培训体系,提升社会责任(ESG)管理能力。社会责任(ESG)管理是交通企业的新使命,交通企业需要推广普及社会责任(ESG)理念和知识,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ESG)专业管理人才。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已组织产学研等多方机构,启动构建教材体系、案例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培训体系,加强对交通企业各层次、各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责任(ESG)培训和实训。
5. 提升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形象。交通企业要推进编制高质量报告,持续发布以社会责任(ESG)为框架的社会责任报告,多方位展现履责形象是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的核心任务。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质量水平:
一是加强董事会社会责任(ESG)培训。现行的非强制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要求董事会对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负总体责任,审批有关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披露资料,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负责,并确保有效性、可靠性。加强董事会培训,可以提高董事会成员的社会责任(ESG)理念和标准的认同和掌握。
二是加强社会责任(ESG)工作流程管理。识别外部风险,确定工作重点—对标主流标准,编制评价指标—开展阶段总结,规范发布信息披露。这个流程可以助力企业规范内部社会责任(ESG)相关数据的收集、审核和控制流程。
三是加强与专业社会责任(ESG)机构合作。在新的报告生态系统下,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将日益整合。企业可以与第三方社会责任(ESG)检测机构合作,获取信誉背书;同时,可通过参与评级的方式提升交通企业的社会责任(ESG)影响力,提升企业的投资价值。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ESG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推动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生态体系建设,既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丨杨咏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编辑丨王秋蓉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4年1-2月刊
原文标题丨《推进交通企业ESG迈入新阶段》,内容略有删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