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世界经济论坛2023商业与自然日|金融、科技如何赋能生态恢复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22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经济活动离不开自然,甚至高度依赖自然而开展。世界经济论坛连续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环境问题已经逐步上升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风险最高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金融与科技的价值,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推动自然受益的商业转型需要思考的问题。


12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2023商业与自然日”中,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合作举办的分论坛一,以“生态恢复实践:为可持续未来绿化地球”为主题,由两个专题组成,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的专家、代表,共同探讨推进自然受益转型、深化绿色发展的路径。两场专题论坛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副主编邓茗文主持。

专题一:
释放金融潜力,

推动企业参与生态恢复及万亿棵树倡议,助力自愿碳市场



在专题一环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北京林学会秘书长智信、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邬乐雅,深入讨论了如何释放金融潜力,利用金融机制、碳普惠机制、国际合作等方式撬动私营部门资本,发动更多社会力量、企业力量,在更好地保护自然、实现生态恢复的同时实现有益于商业的发展。

CCER重启在即,林业生态保护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以森林为主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压舱石”,杨超认为林草碳汇价值巨大。他指出,我国林草植被总碳储量约114亿吨,我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假设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以现有的森林水平和其他生态系统,能够吸收15亿~18亿吨的二氧化碳,吸碳能力约占60%。他呼吁,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同时,要加强对林草碳汇有效抵减的重视。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科学造林绿化等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是现阶段目标,但是未来要实现15亿~18亿吨的碳汇吸收能力,在我国来讲,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在于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获得更多的净碳汇量,同时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进而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赢。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


今年3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编制的全省首个碳普惠方法学《海南红树林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通过。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其中包括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据邬乐雅介绍,海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方已经做了很多红树林碳汇交易。他认为红树林经营方法学的出台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从国家层面做了红树林碳汇方法学的规范,为其他区域的项目开发提供了标准和可信度;二是提高了企业对红树林保护的关注,有助于企业通过购买红树林营造CCER的方式实现其自愿碳中和目标。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邬乐雅


除了通过方法学开发CCER项目外,国际合作也是我国林草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王春峰指出,过去20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生态修复、推进国土绿化离不开国际资金的援助支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企业来华经营数量的增加,撬动国际资金还需要在两方面协同思考。一是企业层面,要重视其在华生产经营的生态影响,提高减少生态足迹的意识;二是政府层面,要搭建平台,帮助其获得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路径和技术路线,并展示其对中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所做出的贡献。


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


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政策支持、社会参与使得林业碳汇的投资趋势乐观向好,智信提出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碳汇也是经济问题,在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建议在森林经营方面出台一些方法学,推动政策、经济和技术的支撑:三是就如何促进社会资本参与植树造林或者植被恢复,还需要在政策、管理体制、宣传倡导、平台搭建等方面做细做深。


北京林学会秘书长智信


聚焦金融创新、市场机制,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森林生态保护?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双碳”工作要求,各个部门都做了很多探索,其中包括金融部门支持林业碳汇的大量探索,杨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发行了林业碳汇的债券,二是林业碳汇的质押贷款,三是碳汇预期受益权的融资模式,四是金融部门采取林业碳汇的回购方式。他指出,林业碳汇项目具有长周期、低利率、低门槛的特点,未来还应该探索出符合林业生长特点的金融支持之路,包括建立金融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完善林业碳汇项目的自身管理等。

碳普惠也是碳汇价值实现的路径之一。2023年4月,海南碳普惠机制正式上线,邬乐雅介绍了其中三种应用场景:一是结合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比如行驶新能源汽车的碳积分奖励;二是针对岛外游客的低碳绿色场景的激励;三是围绕展会等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场景,可以通过购买碳汇进行活动的碳排放抵消。

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发起“全球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提出“在2030年前,保护、恢复和种植1万亿棵树”的目标。该倡议得到中国政府的积极响,提出“力争10年内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的中国行动目标。王春峰表示,该倡议有助于促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同时能够减少企业的风险。中国政府的支持和中国企业的参与,进一步发挥了全球引领作用。

专题二:

科技赋能,加速万亿棵树的生态恢复目标和美丽中国愿景




森林生态的有效保护与恢复离不开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的有效支持。专题二环节,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松、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深入讨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展开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同时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技术投资和技术应用方向,推动自然向好。

如何通过技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保护?

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保护方面,标准化建设十分重要。郝育军指出,林业因其特殊性,在人工林栽种和生态恢复等方面既需要统一的标准,又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面临一些技术层面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在标准建设和技术创新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全链条,推出了林业和草原的新型标准体系,针对森林苗木的栽培、抚育,一直到加工利用都进行了专门体系的构建,总体的标准体系计划于2025年完成。

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


在林草生物量的精准估测,碳汇的计算和碳汇开发中,空天一体化技术发挥巨大价值。李晓松介绍了该技术的几方面贡献:第一,该技术提供的数据在大尺度上可以成为科学决策的根基,支持我们更好地规划在哪造林,造的林是否合适;第二,这些数据可以保障产品的价值,有助于在碳汇市场达成更好的合作;第三,实现实时监测进展,对于出现的风险可以做出预警。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松


亲历了COP28的周园表示,本届大会达成的《关于韧性粮食体系、可持续农业及气候行动的阿联酋宣言》第一次提出自然向好,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举措是自然向好的重要部分,加上在减碳方面的努力,为全球对应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企业在参与自然向好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意识、技术、效益各方面综合提高,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


各方力量参与技术投资和技术应用有哪些方向?

郝育军强调,大规模绿化重在科学二字,一是要符合自然法则,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二是要高效节俭,如何能够投入低、产出高;三是要突出功能,如何突出主体功能为人类服务。绿化要和城市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成为一个完整、平衡的生物链条。他还指出科学绿化面临的问题,包括林业的生态、景观、文化等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及科技支撑不够精准。

关于技术在生态领域的应用,李晓松认为需要建立产品机制和应用技术的综合生态,才能发挥技术的更大价值。他举例说明,在评估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效益时,传统测算方法会遗漏新造林或是幼苗的数据,但通过AI等高分辨率技术,既保证精准又提高效率。中国的技术已经走出去,被引进沙特等植树造林项目,应该进一步发挥其应用价值以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谈及如何引导企业把技术用起来贡献“双碳”目标,周园表示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面临很大的减碳压力,目前很多企业在做绿电采购,但绿电采购过了一定阶段又要考虑固碳问题。她建议企业在减碳之路上要结合森林固碳技术,并且和企业ESG使命挂钩,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也有帮助。

文章关键词: 世界经济论坛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