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孔繁飞:打造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的全球典范

发布时间:2023-03-30来源:作者:媒体中心


文丨本刊记者 王秋蓉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供图丨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库布其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2017年9月,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由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鄂尔多斯市将以“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推动荒漠化地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鄂尔多斯市成为示范区,这是时代赋予鄂尔多斯市历史发展机遇期的一件大事、盛事,其意义重大。”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孔繁飞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中,详细阐述了未来如何聚焦主题、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务实推进,从而擘画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时代蓝图的思路、举措与目标。


成果: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折

CST :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防治荒漠化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为入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孔繁飞: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走出了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

一是探索成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型范例。鄂尔多斯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荒漠化特征进行分区治理和产业化设计,毛乌素沙地以建设“生态经济园”为主,实施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措施,减少进入黄河的粗泥沙量;干旱硬梁区以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为主,建设保护型生态经济区;丘陵沟壑区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水土保持林,发挥立体防护效果;平原区适当发展和改造提升农田防护林、经济林;工矿企业及城区,坚持“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加强环城林带建设,增加城市绿地。

经过治理,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分别达到70%、43%,毛乌素沙害基本消失,库布其沙漠趋于稳定。鄂尔多斯市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创造了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沙漠变绿洲的“毛乌素世界奇迹”和“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二是着力推动生态建设由单纯治沙向逆向拉动产业转变,促进“沙害”变“沙利”。鄂尔多斯市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指导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光伏、林沙产业等生态融合型产业,构建起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变沙漠“负资产”为GDP“绿色资产”。

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林沙企业30余家,已培育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9家、生态产业化基地30多个,林沙产业原料林基地2600余万亩,建成沙柳人造板、生物质发电、杏仁露及沙棘饮品等规模林沙企业20余家。在林沙产业的带动下,瓜果、甘草、肉苁蓉、黑枸杞等果蔬药材种植业也逐步兴起,以七星湖、恩格贝、响沙湾等为代表的沙漠旅游业成为旅游支柱产业和主打品牌。全市林沙产业年产值超过45亿元,其中,在库布其沙漠实施的10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已全容量并网,成为我国最大的沙漠集中连片光伏发电基地;亿利库布其模式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三是着力推动治沙技术由传统低效向现代高效转变,强化科技支撑。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鄂尔多斯市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不断加强技术引导,孕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在防治策略上,坚持分布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分、分而治之”和“南围、北堵、中切”的策略;在种植技术上,探索出微创气流植树技术、大数据治沙技术、飞播与无人机治沙技术等100多项技术成果,开创了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多种沙漠生态工艺包,极大地提高了治沙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在科技支撑下防沙治沙工作迈上了快车道,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累计取得290多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是前20年的5倍多,荒漠化治理与库布其治沙经验走进了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防治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已获得国家认可,先后获批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康巴什区和鄂托克前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杭锦旗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鄂尔多斯市荒漠化治理与库布其治沙模式,已成为荒漠化、半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是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样板。


挑战:鄂尔多斯市生态脆弱的根本没有发生改变

CST : 鄂尔多斯市已经在防治荒漠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库布其治沙模式。面对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与目标,鄂尔多斯市将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孔繁飞: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鄂尔多斯市生态状况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再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局面。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鄂尔多斯市生态脆弱的根本没有发生改变,绿色发展依然不充分,“生态建设产业化程度低,制约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资源型产业链条短,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两大问题,仍然是制约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生态建设产业化程度低,制约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

1.生态建设市场化与产业化程度低。鄂尔多斯整体生态脆弱,经过30多年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27.31%,植被覆盖度达到70%。但是,目前区域生态建设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约占90%以上,企业与市场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特别是现代化生态治沙产业,如“光伏+治沙”产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新能源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限制了区域生态建设与荒漠化防治的跨越式发展。

另外,作为典型的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长期生态建设形成的生态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亟待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补偿、生态转移支付、生态产品开发等多种路径,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生态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这是决定区域荒漠化防治成效的关键。

2.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低与水权交易机制尚未建立。鄂尔多斯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农业节水主要以渠道防渗为主,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6,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70.5%,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偏低。水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区域水资源巨大浪费和用水结构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鄂尔多斯生态建设,制约了鄂尔多斯市“绿色大市”的进程和荒漠化治理的绿色升级。

3.荒漠化防治长效机制不健全。首先,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防治权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造成从事荒漠化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约了社会各界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荒漠化治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尚未完全分离,限制了土地规模化流转和承包经营,造成荒漠化治理工程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另外,荒漠化防治有效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不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

二是资源型产业链条短,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

1.产业发展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多年来,鄂尔多斯产业发展主要围绕煤炭、电力、天然气、化工、炼焦、冶金等行业,产业发展对煤炭有高度依赖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煤独大”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煤炭资源粗放开发常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下水系受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2.产业结构“四多四少”问题突出。鄂尔多斯产业布局“四多四少”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目前,鄂尔多斯市煤化工产业大多集中于初级原始材料生产环节,65%以上产能集中于煤制甲醇和煤制合成氨。基于电能转化的冶金产业基本处于前端环节,产品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形成经济优势,亟待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延长能源化工产业链条。

3.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水平低。与发达地区相比,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相对粗放,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研发密集度低,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竞争力低,技术推广应用机制不健全。

2021年,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7%。科学技术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是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中能耗高、结构不够合理、资源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大、成效低的根本原因。


举措:针对两大瓶颈开展“五大行动”

CST : 针对“生态建设产业化程度低,制约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资源型产业链条短,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两大瓶颈,鄂尔多斯市在示范区建设中有哪些破解思路和举措?

孔繁飞: 针对两大瓶颈问题,我们将以市旗区联动、点线面结合的推进方式,重点实施 “五大行动”。

一是强化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针对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丘陵沟壑区和高平原区荒漠化过程不同特征,实施防沙治沙与盐碱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林草地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矿山和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6项工程,建立生态建设政策保障、生态产品转化价值、生态补偿等荒漠化防治长效机制,构建区域荒漠化综合治理体系,形成荒漠化防治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新格局,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行动。站在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上,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增效、城乡生活节水增效、河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地下水保护与超采区综合治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6项工程,建立用水指标统筹调配机制,推行水资源市场化交易,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鄂尔多斯市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三是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针对鄂尔多斯市在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能源经济产业链条短、能源结构的多能互补体系尚未形成等核心瓶颈问题,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实施煤炭与天然气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风光氢储新能源倍增、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等5项工程,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四是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行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壮大农牧产业和文旅产业为抓手,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富民、农牧业节能降碳、特色文化旅游发展4项工程,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发展荒漠化地区特色农牧业,建设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项目,打造全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五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促进行动。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释放“科技新政30条”红利,面向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的科技前沿,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鄂尔多斯市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储备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匮乏、企业竞争力低等瓶颈问题,实施科技创新能级提升、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等3项工程,建设综合、开放、共享,且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我国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形成从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到成果孵化转化再到绿色产业示范的完整创新链条。


目标:“三步走”引领全球荒漠化防治新方向

CST : 示范区建设对地方政府在理念、管理和推进方式上提出了新要求。鄂尔多斯市政府领导班子将如何适应这些新要求、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

孔繁飞: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高位推进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强化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任双组长,负责示范区建设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加强与国家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沟通与对接,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成立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机构,承担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落实、检查监督等职能。各旗区和各相关部门加强相应组织保障,确保完成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搭建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市本级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各部门、各旗区积极争取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资金支持,集中发力,统筹谋划和实施一批有示范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支持金融机构在示范区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推进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示范区建设获得资金支持。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推进合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的沟通协调,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示范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合力,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强化方案对重大项目实施的统筹指导,实施好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等具体行动,推进示范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四是强化智库支撑,保证建设水平。围绕五大行动领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成立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首席科学家,充分发挥其前瞻性、应用性和导向性作用,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鼓励委员会专家与鄂尔多斯市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层次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澎湃动力。

五是强化考核测评,提升建设质量。建立示范区建设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强化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优化示范区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把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领导干部绿色发展政绩考核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项目的监督检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行动和工程的执行情况及成效进行年度监测评估,提高规划的实施效率。

六是强化宣传推广,扩大建设影响。加大示范区建设宣传力度,发挥新兴社交媒体无缝覆盖优势,在全社会营造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开设专栏、举办宣传周、主题日等活动,广泛宣传示范区建设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及重要举措,提高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为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召开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暨可持续发展永久论坛、鄂尔多斯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结合“一带一路”等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世界贡献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和“鄂尔多斯模式”。

CST : 2030年鄂尔多斯市将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样本。接下来7年,鄂尔多斯市将分几步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把鄂尔多斯模式和经验逐步向国际社会分享和传播出去?

孔繁飞: 未来7年是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重要时期,将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两手”持续发力,探索出集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于一体的新模式,引领全球荒漠化防治新方向,引领国际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成为黄河流域生态最安全、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形成荒漠化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加快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预计到2024年,鄂尔多斯市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成效显著,高强度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进展,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在十大孔兑与砒砂岩区高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荒漠化防治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传统能源转型升级、风光氢储能源发展规模和产业链延伸初现成效。

到2027年,鄂尔多斯市全域荒漠化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形成,黄河鄂尔多斯段的安澜得到有力保障;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到2030年,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成功打造荒漠化防治的全球样板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引领区和草原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向全球类似地区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集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

我们将坚持把两年一度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持续举办下去,并将其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永久论坛。同时,把每年7月定为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宣传月,7月10日定为示范区“宣传日”,发布示范区建设白皮书,广泛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示范区建设模式、技术成果、解决方案,让鄂尔多斯的智慧与经验走向全国、服务全球。

— END —

编辑丨王秋蓉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3年3期

文章关键词: 绿色发展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