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一声,迎刃而解”。
作为一项致力于寻找和淬炼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解决方案的活动,“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汇聚了千余项可持续发展优秀解决方案,成为集合中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积极贡献SDG的重要平台,并在2021年获评联合国SDG优秀实践。
2025“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类企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128家企业的129项解决方案将参加金钥匙9个类别的路演行动展示,旨在向社会各界推广这些优秀行动,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界汇聚成贡献SDG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迈向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哪些金钥匙行动更具“咔嗒一声,迎刃而解”的特征?哪些行动更让人“眼前一亮”?欢迎留言区为你青睐的行动点赞,并分享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见解!
· 驱动变革 ·
在不确定性时代,唯有快速推进管理变革、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变革等,企业才能突破发展桎梏,打造适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增强应对变化的发展韧性,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能。2025金钥匙“驱动变革” 类别共有16项行动进入路演展示,这些行动彰显了不同企业敢于创新、为行业转型发展探路的积极探索。
D01
“电”通“链”畅,打造重点产业全链用能新生态
申报企业: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针对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中面临的能源服务瓶颈,国网安徽电力营销服务中心以“电力服务指数”为中枢,深度融入产业链协同降本与绿色转型核心环节,开发建设重点产业链电力服务指数管理平台,首创全国产业链全链评价体系,实现从“单点响应”到“链式赋能”的范式变革,获政府、媒体及企业高度认可,形成“皖美电力”品牌效应。
D02
大北农:以模式创新驱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落地
申报企业: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北农以“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目标,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攻关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培育国内领先玉米大豆新品种,打造全球种质资源库与智能管理平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丰脉农场示范,推广绿色增产技术,破解产业化短板,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D03
一轴连古今 公交赏京韵——“大美中轴”观光巴士打造交旅融合新范式
申报企业: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文旅活力随之迸发。“大美中轴”观光巴士应运而生,仿古“铛铛车”穿梭于前门与鼓楼之间,将15处文化遗产串珠成链。乘客随专业讲解漫步历史长河,欣赏非遗展演,品味地道京味,于方寸车厢中触摸文明脉搏、聆听古今回响。这移动的文化客厅,超越了交通本身,正成为连接古今、打卡首都的文化新体验。
D04
精细化能碳管理,推进绿色物流转型
申报企业:CEVA Logistics
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CEVA Logistics持续深化精细化能碳管理,依托物流网络基础与数据中心,模拟优化运输线路与模式,为客户提供经济高效的多式联运承运方案;同时不断提高仓储和运输耗材再利用率及回收率,串联上下游协同应对严峻的客户库存“零销毁”挑战,驱动物流运输领域的绿色变革,形成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低碳创新实践。
D05
金融赋能绿色创新,构建私募股权可持续投资生态
申报企业:江苏盛世聚鑫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面对股权投资“募投退”堵点与双碳挑战,盛世聚鑫以“金融赋能产业、投资推动可持续”为核心,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全流程践行ESG,投资圣泰能科(能源储输低碳)、中复碳芯(碳纤维创新)等代表项目,退出17支基金16个项目,为私募股权驱动产业绿色变革提供实践样本。
D06
发挥区域碳金融优势,助力激活产业竞争力
申报企业: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信股权落实国家 “双碳” 目标与建行绿色金融要求,以管理人身份成功组建湖北绿新领航基金。该基金整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新基金、湖北宏泰集团等国家级资本与地方资源,聚焦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领域,努力将区域碳金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助力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为生态环保领域发展注入动能。
D07
“无痕通关”破天堑,绿电飞越长江来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为破解特大城市能源布局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应用“微创基建”理念,成功借道江底市政管廊“无痕”打通绿色能源过江“关卡”,实现了生态零打扰、周边零感知、政处零阻滞,贯穿了一条跨越长江、直通城市核心区的能源大动脉,不仅解决困扰南京近十年的缺电难题,更为沿江沿海城市贡献了智慧破局的“南京方案”。
D08
“烯”望之冰:破解山区电网迎峰度夏困局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磐安县供电公司
磐安地处浙江山区,外来电依赖强,面对夏季用电负荷屡破峰值的严峻挑战,国网磐安供电公司落地国网首个石墨烯制冷技术示范项目,以新材料革新驱动、全系统效能升级、数智化精准运维的创新矩阵,开辟“谷电制冰储能+峰电融冰释冷”的能源新模式,为“电网调峰保供-供冷经济低碳”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创新实践范式。
D09
从“劈山开路”到“轻触云端”,飞起来的生态友好建设新图景
申报企业: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是我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支柱,电力正是驱动其发展的强劲引擎。但70%的山地面积给浙江电力建设带来环保和地方民生的压力。为破解难题,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以多机协同重载无人机编织“零扰动”空中走廊,大幅提升了电力基建物资运输效率,更保护了山区生物多样性,为全球山区基建提供了兼顾效率与可持续性的运输新范式。
D10
共创“绿电惠充”商业新模式,让电动自行车“充无虑、行无忧”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当前,电动自行车商业充电发展迅猛,但由于商业模式不亲民、运维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了入户充、飞线充等治理难题。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政府、技术商、社区等相关方,打造“光储充”共享充电车棚,创新商业充电“微盈利”模式,构建“数字孪生”智能安全运维体系,探索打造绿色惠民充电新方案,让车主“充无虑、行无忧”。
D11
“联营加盟”,让绿色技术普惠中小产业园区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分公司
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微电网成为产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国网徐州市铜山区供电公司创新打造“绿电合伙人”微电网项目“加盟”建设模式,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机制,实现了项目共建、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以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助力微电网在全国中小园区实现快速复制推广,以降碳技术普惠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D12
革新“友好”变电站,焕新城市“新客厅”——变电站创新城市综合服务新范式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
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聚焦城市基础设施转型矛盾,以新张桥变电站改造为契机,针对土地低效、功能单一、社区邻避难题,通过“空间集约、生态融合、透明科普、服务集成、绿色低碳”五大策略,打造“社会友好型”变电站暨现代化口袋公园。节约用地1300m²,惠及1.2万居民,推动企业从设备运营商向城市服务者转型,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D13
“灯塔工厂”点亮未来 重塑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绿色制造新范式
申报企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面对全球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时代要求,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建设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家“灯塔工厂”,系统性重构研发、制造与管理体系,行业首创加热炉燃烧控制、双层回火炉等技术,首创AI化学成分智能推荐系统和质量大数据模型,不仅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也将绿色发展辐射至更广阔的制造业领域。
D14
“车轮上”的绿色革命,破解“世界超市”运输减排困局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义乌市供电公司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每天处理包裹超200万件,物流是城市的“经济血脉”。传统柴油集卡频繁作业加剧碳排,也让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增加15%~25%。为助力义乌绿色高质量发展,国网义乌供电公司发挥自身优势,采用“车-桩-网”协同模式,构建“物流+低碳”体系,为城市提供绿色转型范本和可借鉴的“国网方案”。
D15
创设首个应用CGT和ESG评价体系的债券组合——“CGT-ESG债券组合”并完成首笔境外交易
申报企业:中国银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银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国际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创新采用《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与ESG体系双重筛选方法,在香港市场创设“CGT-ESG债券组合”。该组合获联合绿色发展有限公司第二方评估意见并落地首单交易,实现了CGT在金融市场的实质性应用,有效提升了境外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便利性。
D16
数字赋能一公里生活圈——构建商铺数智治理体系,助推便民服务生态体系建设
申报企业: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移动深化商社联动构建一公里生活圈服务版图。面向6700万小微商户打造“连接+算力+能力”服务体系,提供智慧经营、获客引流、AI看管等功能,面向20万小区提供生活优惠、便捷缴费、AI康养等服务,以实干担当将便民利民惠民举措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