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努力受到重挫,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通过团结、创新和变革才能克服危机。”9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以“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发表书面致辞。
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26个国际组织的近500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共谋人类可持续发展未来。会议同期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这也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三份进展报告。
站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节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如何破解世界经济复苏失衡的新课题,如何应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全球的勠力同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坚定的信念,切实的行动加速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尤其是在消除绝对贫困、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交通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
近期,包括《进展报告》在内的多个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磅报告陆续发布,向世人展现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居世界前列,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人民高品质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中国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相连,交通对于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民心相通日益重要。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6年至2020年是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中国推进“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五年来,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议程,将这一工作同“十三五”规划等中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统筹谋划,成立由45家政府机构组成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持续推进2030年议程各项任务,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重视落实2030年议程,并将其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为人类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显示,经过长期努力,统筹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来源:人民日报)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根据三年相关成果,首次开展了基于地球大数据的中国尺度6个SDGs的进展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在6个SDGs方面正向着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尤其是2015年之后,改善幅度较大。中国有4个指标整体已经接近或达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面向气候行动目标,《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利用地球大数据方法,发现近10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天气频次波动下降,2015年以来中国二氧化碳浓度仍在增加,但增幅逐步缩小。中国以及全球生态系统自然碳汇能力近10年来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洋暖化需要格外警惕。《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产生了中国沙尘天气年际影响范围数据集、中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浓度数据集、中国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数据集等成果,可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灾害和长期影响,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