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做好绿色减贫大文章
——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文|本刊记者 王秋蓉
人物介绍
张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书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扶贫脱贫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主持有关扶贫脱贫等国家和省部委研究课题80多项。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的节奏,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也成为今年工作重点。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如何打赢这场决胜之战?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绿色减贫在其中发挥哪些作用?4月24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对话:
Q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 张琦
疫情加剧脱贫攻坚难度,但不影响大局
Q:您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影响?
A:总体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增加了难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并不动摇全局。我们前不久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时发现:一是疫情将使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需要引起特别关注。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幅度可能超过8%。三是受收入波动变化影响,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风险增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脱贫质量和成色。
与此同时,还有两大问题需引起高度警惕:其一,尚未摘帽的52个深度贫困县,大多产业基础薄弱、增收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其中一些县受疫情影响严重,如果贫困户收入下降,综合贫困发生率可能降不下来,会影响脱贫退出。其二,从疫区分布情况看,已摘帽贫困县中受疫情影响的比重可能大于未摘帽县,脱贫成果可能因疫情影响而出现反复。因此,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尤为重要。
Q: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今年脱贫攻坚战怎么打?
A:根据疫情防控和形势变化,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于没有脱贫的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着力做好挂牌督战;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脱贫的地区,要巩固脱贫成果。因受疫情的影响脱贫地区会出现反弹,要强化扶贫举措落实,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具体注重几个方面:一是要增加特殊扶贫政策,努力保障现在没脱贫的要脱贫,保持已经脱贫的不能返贫,而且总体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有所提高。二是加强东西协作,采取 “点对点”方式,组织输送贫困劳动力到东部城市务工,全力化解疫情期间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难题。三是通过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全力支持受到影响的扶贫地区产业尽快恢复发展,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四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继续强化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通过消费扶贫把农产品变成贫困人口的收入。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方位衔接
Q:扶贫攻坚之战将收官,如何理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振兴?
A:解决绝对贫困以后就是进入相对贫困,也就是后扶贫时代。今年既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阶段,做好“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进入“后扶贫时代”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将是未来欠发达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分阶段循序推进,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这是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
Q:那么,在您看来如何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企业在其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A: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存在耦合和交叉,在厘清二者“同”与“不同”的基础上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精准扶贫思想,坚持分阶段有序推进,坚持分地区逐步推进。具体而言,需要统筹做好战略、规划和政策上全方位的有效衔接。一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规划之间的衔接。二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象、范围、区域的衔接。三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衔接,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哪些扶贫政策需要取消、接续、完善或强化,都需要系统全面的考虑。
而在实践过程中,和脱贫攻坚事业一样,乡村振兴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过去脱贫攻坚战主要是依靠政府为主体推动,未来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政府将主要发挥指导性作用,社会化力量和市场化的力量将发挥主导作用,而企业就是其中一股重要力量。在脱贫攻坚事业中,我们已经看到企业积极发挥专长和优势助力脱贫减贫,未来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形势发生了变化,企业更是大有可为。
近年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日益完善,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扶贫攻坚阶段,企业更多地是对贫困地区进行无偿帮扶,各方面投入比较大,并没有考虑经济收益;在乡村振兴阶段,企业就要转变思维,考虑引入市场化机制,将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纳入企业产业链中,着力打造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实现贫困地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