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挥适应和减缓的协同效应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李思楚  胡文娟


2021年以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极端寒潮的发生、加拿大山火、河南暴雨、台风“烟花”……极端和反常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刷爆手机屏幕。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灾难离每个人越来越近,更糟糕的是,这些“百年一遇”“突破历史极值”已经并将持续成为常态。

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是两大战略。但相比而言,适应气候变化长期遭到“不公正待遇”,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完善决策机制、提升公众认知?对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又将起到什么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吟隆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本刊采访,并带来精彩分享。

  image.png

Q  |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  | 许吟隆

 

适应气候变化长期被忽视

Q: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条路径,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A: 自然界和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形成温室效应,虽然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比例还不足1%,却是保障地球表面温度维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目前地球平均温度15℃左右)的必要条件。但是,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打乱了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导致地面吸收的热量不断增加。

从能量平衡的角度来说,地球为了达到能量循环平衡,需要把温室效应增强的那部分能量释放出去,冰川的融化是缓慢释放的表现,而极端天气事件就是激烈释放的表现。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的结论,全球变暖多出来的热量,91%由海洋吸收,其余的则表现为土地加热、冰川融化、大气本身的变暖等,其占比分别为5%、3%和1%。尽管大气本身吸收的热量占比不大,但这1%多余的能量也是极具破坏性的。有专家估计,目前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每24小时1.6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每天60万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释放到大气层中。可以设想一下,即使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释放出来的能量占比是很小的一部分,哪怕不足1%,每天也随时有相当于几百颗、几千颗原子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头顶,随时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对我们的经济社会、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当前的变暖趋势不可能被停止或逆转,但是可以减慢,使得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或增加碳汇。“适应”即对于已经发生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作出及时的、全方位的响应。对于人类系统,适应寻求减轻或避免损害、或者开发有利的机遇;对于自然系统,适应则是通过人类干预诱导朝向实际发生的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影响进行调整。

Q: 相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为什么适应气候变化会遭到长期忽视?

A: “适应”长期不受重视,首先是意识方面的问题,以及认识的片面性。2007年达成的巴厘路线图,提出“适应、减缓、资金、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架“马车”的“四个轮子”,缺一不可。但从其后的实践看,大家的工作重点还是侧重于“减缓”方面,这与西方国家的话语权有很大关系。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影响到全球各个国家,“减缓”的利益是共同的;而“适应”的局地性很强,比如2020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非洲蝗虫灾害,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小,直接受影响的是非洲发展中国家。

另一方面是“适应”相关的科学认识基础薄弱,对地方开展适应工作的科技支撑还很不够。相对于容易出政绩的“减缓”工作,“适应”工作需要长期的积累,久久为功,现在甚至连一些适应的基本概念,如增量适应、转型适应等,公众都不是很了解;而开展减缓工作,说低碳生活、低碳出行等等,公众很好理解,容易普及。“适应”工作不好开展,还有一个原因是适应工作的成果往往正面证明难,反面证明容易。比如2021年夏天郑州洪灾,反面说明了地方“适应”工作不到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2019-2020年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等等。在“适应”的学术研究方面,也是费力又复杂、不易出创新成果,所以对于研究人员来讲,对适应的科学探索任重而道远,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适应的研究中来。

image.png

适应是稳固减缓成果的基础

Q: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气候适应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

A: 今后的极端天气事件会越来越多,并且发生的地点也没有固定规律,这使得“适应”工作迫在眉睫。我刚才说过,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很难确切地说这把“剑”会具体地落在哪个地方,所以现在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气候韧性”,通过科学合理地适应气候变化,增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在经受破坏性的气候冲击之后,能很快从气候灾难中恢复过来。

适应气候变化将是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一个系统性的转变。“适应”涉及生态和气候的调节关系问题,生态系统对于气候的调节功能很重要,气候灾害频发也和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失衡有重要关系,而生态和气候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问题,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目前,我们正在改变对自然生态掠夺式的生活生产方式,做好“适应”工作也必将是全人类社会的一场大变革。

Q: 适应气候变化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哪些意义?

A: 减缓和适应是实现碳中和的两大抓手,一方面适应是减缓成果得以稳固的基础,只减缓不适应犹如沙漠盖楼。比如2019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本质其实是没有做好适应工作的结果。一是准备不足,没想到火势巨大,灭火的备灾物资不足;二是组织管理不力,没有第一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将火扑灭,行动迟缓;三是森林防火基础建设不完善,没有设立足够的隔离带,也没有种植足够的耐火树种,等等。最终的结果是,这场大火导致4亿吨二氧化碳的释放,相当于全世界从后往前排序116个国家一年的减排量付之东流。此外,数亿只野生动物丧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灾难性打击。所以做不好适应工作,减缓的成果是不稳固的。反过来,气候变化导致气候暖干化,也是造成林火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挖掘适应的潜力,可以实现低碳发展,支撑碳中和。因为适应气候变化本身是趋利避害,隐含意义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而资源高效利用的本质就是减碳。因此,实现碳中和需要充分发挥适应和减缓的协同效应。

如何加强气候适应工作

Q: 人类应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开展气候适应行动面临的难题或者障碍有哪些?

A: 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的必然性和危险性。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多管齐下,为了应对极端气候,需要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防灾、抗灾、避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

适应是全方面的工作,我们需要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同时下功夫。软件包括政策、管理、法规、意识等等。加强科学认知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同时,政策法规、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生活方式也要跟进调整。比如在避灾环节,去年河南农田500万亩农田绝收,保险里边却不包含玉米,说明气候灾害的保险赔付机制还需要完善。

硬件包括灰色基础设施(grey infrastructure)和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灰色措施比如水库、防护堤、港口这类人工设施,数量是否足够、建设标准是否达标;还有城市生命线工程,包括水、电、暖、交通、通讯等的气候适应安全性改造。绿色措施即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作用,尤其是气候的调节功能,比如湿地、森林的蓄滞洪功能,抗旱功能,病虫害防治功能等等。

开展气候适应行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提高对气候变化危害的公众意识,行动方面要提高能力建设,尤其是规划、决策、基建的能力。

Q: 目前国际社会在气候适应方面的最新进展有哪些?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有哪些行动,以及您有何建议?

A: 国际国内越来越重视“适应”方面的工作,意识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目前,ISO 140050/51等国际标准正在制定,未来有望促成制定“适应”的硬性指标。

2021年11月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适应方面的目标是支持脆弱国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韧性,避免生计和生命的损失,其草案也呼吁将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增加一倍。会议期间发布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也提到,双方将“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我国已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从1990年代很少的学者研究气候变化,到学界的科学认识逐步增加,到如今“双碳”目标成为国家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普遍认可的过程。但在社会上依然存在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误区,避免运动式减碳就是一种对错误思想的“拨乱反正”,所以今后科普工作还需要加强。包括各行业编撰培训教材,提高科学认知;在各行业各地区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示范试点,通过示范区的实践使适应技术逐步推广辐射到周边地区,实现更大效益并完善适应技术。

气候适应的挑战与机遇

Q: 哪些行业、企业尤其需要加强气候适应相关工作?

A: 暴露程度越高的行业,加强适应工作的需求越高,包括农业、水资源、海岸带、交通、能源、金融保险、旅游、健康等行业。其中,健康领域的行业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的热强迫、心脑血管、食物变质、水源污染、登革热等媒传疾病向北扩、花粉过敏、有害生物入侵等问题将普遍发生,此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导致的伤亡事件、人居安全、出行安全,以及灾后应激创伤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值得加强关注。挑战与机遇并存,相关行业提早向适应气候变化转型,必将抢得未来发展先机。

Q: 农业是国民生计的基础,也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近年来兴起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概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重要价值?

A: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概念,以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及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保障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使用;二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甚至零碳农业;三是增加产值和经济效益。

“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重点和基础在于适应,做好农业适应温升、土地退化、病虫害加剧、水资源匮乏、洪涝灾害加剧等现状,不仅可以稳固低碳方面的工作,也有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比如适应气候变暖,培育优质农产品。以苹果生产为例,山东烟台苹果是中国最老牌、最知名的苹果产区,因为烟台的气候是中国最适合种植苹果的。但随着气候变暖,农业适宜种植区转移,近年来渭北高原成为了苹果的优势产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洛川苹果成为优质苹果品牌的新生代表。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