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把“无处安放”的塑料垃圾资源化?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胡文娟

5月10日,全球186个国家在日内瓦就一项加强管控废弃塑料制品的提案达成协议,不再允许发达国家将他们的塑料垃圾随便丢给发展中国家处理。这是国际社会为遏制废塑料危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反映了全世界对塑料危害达成的清晰认识与共识。诚然,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园被塑料垃圾包围,但“无处安身”的废塑料该何去何从,人类到底该如何管理和使用塑料,却成了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曾供职于联合国环境署,现任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请她分享了对于塑料垃圾治理的观察和建议。蒋南青认为,尽管非常困难,但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废塑料回收和再生体系是解决中国塑料污染的最终出口。

遭遇“无米之炊”的废塑料回收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之前,塑料再生行业大多采用国外进口的废塑料作为原材料,经过清洗、切片、造粒,作为纺织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原材料,由此造就了中国再生塑料产业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中国的废塑料回收利用满足了“变废为宝”的环保需求,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原材料短缺问题,但由于处置不当也让自己承担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成本。出于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府决心自2017年开始加强环保督查,铁腕治理不规范企业以及全面禁止进口废旧塑料。政策的改变,不仅搅动了全球废塑料贸易体系,同时也让中国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与重塑。

蒋南青说,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后,国外面临的问题是急需提升本土废塑料回收处理能力,比如欧盟就提出要把废塑料回收再生能力提升四倍。同时,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也面临着困境,其中之一便是废塑料来源短缺,需要在国内“找”塑料。

“由于中国之前没有很好的垃圾分类体系,导致低价塑料垃圾无人管理,只能被送去填埋或者焚烧,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非常低。”蒋南青表示,虽然也有回收部门,但废弃物分类回收基本是靠拾荒人群支撑,他们大多年龄偏大,年轻人也不愿从事这些非正规工作。废塑料加工行业由于技术门槛低,大多数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业,没有环保投入和税收,导致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环保加强和规范管理,现在很多回收再生企业倒闭、迁移,家庭作坊式的企业逐渐被淘汰。“现在一些有技术、管理规范的废塑料再生企业成长起来,他们已经开始介入回收行业,到社区收瓶子,逐步建立废塑料区域收集中心,延长产业链。” 蒋南青表示,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长远来看会刺激发达国家本地的废料再生加工体系建设,同时也将重塑中国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


全文详见《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06期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