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助力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如何参与? ——专访三一基金会理事长李赛嘉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朱琳


image.png

访谈人物简介

李赛嘉,三一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北音国际教育集团执行副总裁。2019年起主持三一集团出资发起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理事会建设、战略规划等工作,领导并启动乡村振兴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是民营企业的职责所在,也是民营企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机遇。三一集团是近年来积极参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之一,自2019年来已通过其所发起的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累计投入逾3000万元,在湖南地区进行民营企业促进乡村发展的实践探索。本刊记者就此对三一基金会理事长李赛嘉进行专访,了解她的经验与观察。

 

Q  |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  | 李赛嘉

 

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意义

Q: 在您看来,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有哪些意义?

A: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当前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参与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占企业总量比例超九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营企业在初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可以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之一;其二,民营企业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也能够为自身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社会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社会的贡献,这其中的社会责任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把参与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方向,可以让自身赢得各方尊重,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Q: 民营企业“一号位”推动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一般是基于哪些动力因素?

A: 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民营企业家是“先富”,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只有回报社会、带动“后富”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其二,相比国有企业可以自上而下参与国家战略,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可能更多是企业领导人自身理念驱动。我国不乏出身农村地区的民营企业家,这一类企业家对于家乡、乡村都有较深厚感情,更积极地支持家乡及更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等。例如,三一集团的董事长梁稳根就出生在湖南农村,所以三一公益基金会选择其故乡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道童村作为乡村振兴项目实践点,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当地独特情况,在包括以社区养老为核心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乡村教育发展在内的重点领域开展社区行动。其三,出身农村的民营企业家往往可以更好地把握参与乡村振兴和遵循乡村地区客观市场规律的关系,发挥自身企业优势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家乡走出一条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民营企业可以助力农村养老条件的改善

Q: 您提到三一基金会关注乡村地区的社区养老问题,结合项目实施经验,您认为在这方面有哪些问题是民营企业可以关注的?企业介入时应该注意什么?

A: 目前城乡互动频繁,农村劳动力不断往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留守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农村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乡村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目前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基层公共医疗方面亟需得到关注: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健康管理意识,时常出现慢性疾病并发症,或者因不注意身体变化而导致急性疾病发生,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其次,就医交通不方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分散、治疗和预防判断效果不佳、药品种类不全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村老人外出就医的积极性。其三,乡村地区还存在病后康复、照护困难等常见现象。

无论是要提升农村养老医疗质量,还是进一步实现农村幸福养老,都需要有一个意识提高、环境条件优化、人文营造等综合发展的过程,而非仅对个别问题进行单一投入。民营企业想要在这方面做出贡献,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设计干预方案。以道童村的实践为例,三一基金会目前在村内培育了1支专业的医养社工队伍,通过日常照护与医疗服务相结合,让老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村内正在建设长者医养服务中心,专门提供日常休憩、娱乐、知识普及等服务,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此外,村里还构建了一套智慧养老平台,让社工实时掌握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如有突发情况,驻村社工和照护员可以第一时间处理。

民营企业可以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

Q: 您觉得我国乡村教育发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民营企业可以有哪些参与思路?

A: 乡村教育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培养人才的任务,是振兴乡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农村教育方面存在着几大问题:其一是城乡青少年发展差距较大。我国乡村教育的短板既是地域环境问题,又是城乡二元制发展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村和城市相比较,经济发展较弱势、基础设施薄弱、各领域人才都相对稀缺,因而使得教育环境差距大、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其二是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目前,较多乡村学校在留住优秀青年教师上有欠缺,学科结构无法保持常年“一课一师”,影响教学质量。其三,未能发挥乡村教育特色。农村农业发展区别于城市工业发展,教学也应有所不同,现在一些乡村的教育模式没有挖掘出本土特色、没有利用好乡村儿童的本土优势,因此难以培育出具有强烈乡村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既可主动融入城市现代化生活,又愿意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的未来乡村人才。

民营企业如果要从乡村教育入手参与乡村振兴,需要思考如何去激活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并将其放在社区教育、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去做整体规划。乡村教育振兴应当有助于乡村形成兼具现代性和优良传统的新文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强化在地性。乡村教育内容可以不限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积极发掘和传承在地化知识和文化。例如通过乡村学校等平台,广泛搜集、整理地域文化资源、记录乡村历史记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面向不同人群开发诸如地域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手工艺、歌舞戏剧等课程,唤起村民的文化记忆,使原本逐渐消解的乡村文化场域重新被激活。其次是加强参与性。在社区教育中,村民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和特长分享文化和知识,在传授中提升参与感,这有助于唤醒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意识。

民营企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优势

Q: 您认为大型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和价值?

A: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民营企业都可以发挥以下优势:

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供需平衡,乡村产业振兴也离不开市场的考验。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经营者,民营企业更加善于了解客户需求和搭建完善的产业链,调动整合多方资源,结合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组织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

民营企业采用现代管理制度,会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中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提高乡村产业的整体效能。

民营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稳定就业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投资和耐心培育,这正是民营企业的优势。

Q: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未来会有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对此,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A: 前面提到企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就能形成合力,将广大乡村更好地发展起来,实现共同富裕。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化的慈善投入,聘请专业团队开展服务和相关工作,也可以考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资源,做所擅长之事。

乡村是一个独特场域,传统乡村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的人情社会,现在伴随社会发展,原有的纽带关系逐步瓦解,新的互助关系未能完全建立,村内关系通常比较复杂。只有通过调研才能让乡村振兴参与者更加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我们始终关注乡村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营企业或者在地组织在为人做事、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通过产业帮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也要对当地村民的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地影响,鼓励他们共同、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中。

乡村地区通常会有纷繁复杂的需求,每个民营企业能够有效参与的类型、范围和深度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实际工作前,企业要先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再做系统性的推进,保持对大方向的掌握。此外,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反思和纠偏,做出合理调整,由此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始终科学、有效。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