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教育扶贫落地路径创新——以“慕华·南涧”互联网学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龚洋冉  马瑞聪  张佳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为扶贫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式,尤其在企业参与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互联网+”教育扶贫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当下的帮扶模式本质上是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将先进地区的教育内容资源(例如,课程、教材)直接扩散到受帮扶地区的对象群体。这个过程中存在多个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扩散机制不明晰——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远程投放往往意味着受帮扶对象接受教育资源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主动性,相对离散,导致资源转化效果不稳定;反馈体系不健全——教育扶贫受帮扶的对象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难以对实施帮扶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反馈,降低了帮扶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程度;整体协同不完善——相比于其他方面的扶贫,教育扶贫见效慢且影响范围多局限于学校和学生群体,可能导致与整体扶贫工作脱节,难以在整体工作中凸显并形成协同效应。

针对此,我们将在本文中展现一种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的“互联网+”教育扶贫实践模式——“慕华·南涧”互联网学校。该互联网学校以清华大学对口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为背景,由清华控股下属全资子公司慕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与南涧县合力打造,形成了一个以教师为核心扩散机制,当地政府、中小学校和清华大学多方协同,针对学生创新教育体制的“互联网+”教育扶贫实践体系(见图1)。相比于单纯的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资源投放,“慕华·南涧”互联网学校通过关联和协同扶贫事业中的利益相关方,整合以管理体系、资源体系和顶层设计体系为代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最终将教育资源有效地转化并反馈至学生,促进了当地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扶贫模式落地的路径:关联+协同+反馈

一、关联路径:确立教师为核心帮扶对象

慕华教育对当地的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核心利益相关方,当地的基础教育师资条件亟待改善,具体表现在专业师资较为缺乏,教师队伍对新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度较低,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进一步考虑到当地互联网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或电脑)的普及和使用情况,慕华教育确立了以教师作为核心对象进而扩散到学生的帮扶思路,于是联合南涧县当地政府成立了线上教育帮扶平台——“慕华·南涧”互联网学校。该学校包括教师教学平台和教师成长平台,前者为教师提供互联网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后者则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从教师的教学和个人成长入手,双管齐下,实现对教师的帮扶。


全文详见《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08期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