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有一种为当地创造价值的使命感——访中机公司副总经理康虎彪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王秋蓉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机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虎彪是地道的“国际化中机人”,多年来从事海外工程项目,自1994年深耕孟加拉国市场,带领团队开创了中机公司的“孟加拉模式”,扎根当地,实现与当地的互利共赢,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践行者。康虎彪在访谈中解答了这一成功模式背后的秘密。


对话:

Q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 康虎彪


Q:“孟加拉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内涵是什么?

A:“孟加拉模式”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当时的偶然性。当时作为国家机械产品进出口窗口的中机公司,孟加拉市场对机电产品的需求使我们在孟扮演了主要角色。而根据当地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同需求,我们在孟加拉获得的不同类型项目又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从最初简单的双边贸易往来,到提供工程、技术、建设、运营以及融资方面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再到资本层面的合作,“孟加拉模式”逐渐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形成了不只追求眼前利益、更关注项目长远发展的长期经营思路。原来一个项目经过两三年、四五年建设就结束了。现在我们从资本层面与当地合作运营项目,一个项目持续25年,并且拥有特许经营权,这也就变成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和滚动式发展,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孟加拉根据地模式”。我们的项目不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不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波峰波谷般的波动,而是长期滚动、可持续发展。

Q:“孟加拉模式”在海外运营过程中会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A:与过去不一样,现在我们的责任理念变化很大,不急于寻求利润,而是秉持一种使命感,首先考虑能够创造什么,能给当地的社区带来什么,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在此之上,我们再享受共同发展中的红利。

我们发起和承建的项目,不再单纯地核算成本与利益,而是首先考虑项目是否能给对方带来价值。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就可能不会过多考虑这个项目机会。这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真正考虑给当地人带来一些东西,而不是带走一些东西。

Q:这些原则理念是怎么落地和实践的呢?

A: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带来什么,而不是带走什么”的理念,给当地带来回报的标准就是:没有因为我们的介入,让当地的生活水平或环境变差了,必须是变好了,而且越来越好,给当地人民不断带来看得见的价值和回报。


全文详见《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09-10期

文章发布:开发者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