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 "2024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资深专家学者就地方低碳包容转型、绿色供应链和支持转型的资金机制等议题开展交流,探讨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及金融机构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0-2030年是中国实现 "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十年,重点区域的低碳转型进展尤为关键。NRDC与WRI及地方合作伙伴于2023年联合启动了"地方低碳包容转型"项目,支持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四川、长三角、珠三角等能源生产和消费重点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源转型和省间合作,为这些重点区域加速迈向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主持了本次会议。 她表示,从地方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务实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国家层面政策机制的持续完善提供多方位的参考。目前, "十四五" 接近尾声, "十五五" 前期研究陆续启动,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携手各界伙伴聚焦 "地方低碳包容转型",有助于在过去的实践基础上深化与各地的合作,为加速地方转型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地方样本。
在开场致辞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表示,地方是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优势特色,积极探索差异化低碳发展路径。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在推进包容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从多角度实践,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国际合作等多元化手段,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各地区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对诸多包容性挑战,包括经济发展如何与化石能源顺利脱钩、高碳产业转型如何取得资金支持、相关弱势群体的福祉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保障等。因此,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设计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的路径措施关系着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和步伐。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内专家分享了绿色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以及如何实现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表示,现实转轨脱离化石燃料,需要从生产到消费终端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零碳产业体系。零碳能源的产业体系不可能集中在大城市,而是相对分散的,特别是零碳能源的建立安装,只能是在农村、在地方,因此产生的效益、增加的就业也都在地方,这是地方转型发展的机遇所在,"无限风光在地方"。要将乡村重新界定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零碳能源的生产基地。农户通过安装风光发电设备而增加了经济收益,是民生福祉的改善,是地方低碳转型动力机制所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分享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业新工艺新技术和交通低碳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他强调,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打造向绿向新的高端产业带来了内生动力,必定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系统的清洁替代、产业部门的升级换代都需要大量投资,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续中高速增长的机遇。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举措,戴彦德总结了五条建议:发展模式要"转",供应模式要"换",生产模式要"变",消费模式要"减",生活模式要"简"。
在随后的"包容性低碳转型实践与探索"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梳理了当下的转型进程,结合中国地方一线实践经验和多元化的国际视角,尝试发掘更多包容性转型的中国解法。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鹿璐主持了该讨论环节,她指出,为了达成国际气候承诺,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 "转型时间短、任务重" 的难题。鹿璐强调,要实现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包容性转型尤为关键。虽然中国目前尚未在气候政策中正式明确这一概念,但已有很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和政策文件,例如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发展概念,都与包容、公正转型的原则和内核不谋而合。
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李莹表示,山西省在煤炭转型过程中,政府和煤炭企业都有保障煤炭行业冗余人员安置的积极探索案例。政府已经在多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如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相关资金来源等。企业层面,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成立人力资源公司、发展非煤产业等措施,煤炭企业也为煤炭工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金融机构也在提供相应保障,如支持转型的金融工具创新、山西低碳和包容性农村发展、助力净零碳排放技能提升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模拟技术中心副主任张伟表示,2017年到2020年,北方"2+26"城市农村散煤治理改善了空气质量,保定、邯郸、衡水等城市承担了约40%的经济成本,却只获得了约20%的健康收益。承担较少治理成本的大城市如北京和天津却享受了更高比例的健康收益。未来,需要根据地方财政和居民收入,动态调整中央和地方补贴,并建立跨区域补偿机制或农村清洁能源基金,对低收入地区提供补偿;另外,可融合屋顶光伏、自愿减排碳交易、乡村振兴等政策,降低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成本,缓解弱势群体的成本压力。
儿童投资基金会高级气候官员易杨忱子在发言时强调,气候变化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最大的挑战和威胁。儿童投资基金会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气候友好型未来,也希望低碳转型是一个以人为本、负责任、具有包容性的发展进程。从全球层面看,公正转型并非新生事物,但每每提及总是难免消极叙事。她认为,公正转型是经济结构的重塑,是获得多样性的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的积极探索,各方应该积极携手合作,用公正、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引领整个发展的叙事体系。同时,省份和城市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应在公正转型的推动中发挥领导力,探索因地制宜的具体解决方案。
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院副研究员吴旭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确保低碳转型公正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政策导向。浙江省在前期共同富裕实践中实施亩均效率评价改革以提高企业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山海协作工程搭建了省内沿海发达城市与山区欠发达城市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协作平台,以掌上办公和医共体等举措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举措中都包含了提升低碳水平、实现低碳价值的做法。如果能够进一步扩大这些举措中低碳经验和做法的影响,那将可能在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增长的同时提升低碳发展水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产研部部长武彩霞介绍了促进乡村振兴的"驭风行动"案例。她指出,前期已有乡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受益,实现与当地旅游业、其它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同时,村民也因土地或资金入股分红获得了可持续的经济收益。她强调,在当前国家千家万村政策框架下,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村企合作、融合发展,是乡村可持续转型中保证包容性的重要原则。
在"绿色供应链助力地方低碳转型"圆桌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绿色供应链、产业生态等话题展开了讨论,从山西、河南、广东等不同省份的角度分享了当地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苒表示,随着中国产业重心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到综合制造业再到服务业转型的转移,山西与全国产业循环的'朋友圈'关联度变弱,也说明山西'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仍未改变。但是从政策上来讲,山西的理念是"链式"发展,政府出台以十大重点产业链为主的激励政策,促使形成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的完整业态,助力产业链集成式发展。如今重点行业的"链式" 发展已初见规模,高端制造业、氢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将成为山西新产业未来发展的几个重要窗口。
在讨论环节,NRDC能源转型项目主管王佳表示,作为传统资源依赖产业,山西焦化产业在去产能和提质的同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焦炉煤气高效利用,逐步延伸 "煤-焦-化-氢(气)" 的产业链条,向非煤经济转型。丰富的副产氢资源培育了氢能下游市场,氢冶炼、氢气重卡的降碳效果已初显。但需要注意的是,灰氢只是转型的过渡性产业,山西需要抓住关键的窗口期,加速从灰氢向绿氢过渡的进程。
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文杰表示,铝产业曾经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但电力成本过高和煤电占比大等因素导致河南省电解铝外迁严重,本省供应原料不足,未来需要大力发展再生铝填补外迁的原铝供应。同时河南省是我国铝材出口大省,欧盟碳关税将倒逼铝行业进行绿色转型。使用再生铝可以减少原铝生产中约95%的碳排放,降低下游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张文佺分享了当前绿电消费国际标准的发展动态。他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绿证等环境属性凭证的认可存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趋势,包括欧盟CBAM、电池法案等绿色新政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的绿证,而是统一把绿证排除在认可范围以外。中国本土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海外竞争力,包括中国绿证在内的绿电消费实践,整体提升绿色供应链国际化水平。WRI目前正在更新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将积极引入各利益相关方深入沟通交流,助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副主任杨抒也在该环节分享了关于广东省在产品碳足迹方面的实践经验。
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主持了"探索建立支持地方低碳转型的资金机制"圆桌讨论环节。她指出,包容转型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平的"成本分担",而资金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从国际经验来看,转型金融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嵌入公正转型因素 ,更主要的是政府主导的资金安排,尤其是财政资金、慈善资金、多边金融机构和私人资本共同参与的"混合融资"机制。何晓贝认为,在中国特有的情景下,包容性转型的焦点应当是典型地区(例如山西)的经济和财政面临的挑战。为实现这一转型,需要精心设计中央财政支持机制,并结合混合融资策略让部分资金承担更高的风险、从而撬动私人资本,共同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在讨论时表示,中国财政政策中有许多虽然不称为"绿色"但实际上是支持绿色的政策,包括与环境相关的绿色税种稳步上升,政府绿色采购名录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绿色化标识不断推进,地方绿色转型试点不断深化等。
新开发银行战略、政策及合作伙伴关系局气候专家郑元分享了多边开发银行在支持公正的低碳转型上的行动。她提到,现阶段已有不少多边开发银行从不同层面在战略上考虑了公正转型,不仅加大了对低碳转型、社会领域的投资支持,也加大了能力建设中的就业培训支持。此外,多边开发银行在投资中都会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评估,这也是考虑公正转型的一项主要体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晖萌认为,面对碳中和转型下巨额的投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有必要、有责任去支持低碳转型。然而,由于就业培训等公正领域的投资往往不具有盈利性质,银行在将其纳入战略和信贷执行过程中都面临挑战。她呼吁未来政策制定者能在公正转型的标准、披露、激励政策上给予银行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WRI可持续投融资部门总监李晓真指出,在公正转型资金机制的设计中,信息披露可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正转型。中国财政部和三大交易所近期出台的相关披露准则都要求企业按照 "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 的双重重要性原则进行披露,其中影响重要性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运营的直接影响,还包括上下游价值链有关的影响,这将成为推动企业层面落实公正转型的重要抓手。此外,双重重要性披露也为投资者支持公正转型提供了有效信息,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得转型金融支持的同时,促进转型金融的发展,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到重点地区的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公正转型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各界合作伙伴通力合作,为地方包容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发掘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