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夏光:充分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千年民族智慧|光影生态

发布时间:2023-08-21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巫山风光

编者按: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7月份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号令。刚刚过去的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理念。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长期专注中国生态环保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观察和理论认识。本期《光影生态》栏目,他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生态观,发表评论。

7月17—18日,时隔五年之后,党中央在北京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在当代的再现和发展。

与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这种认识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延绵数千年,终成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强调天“始万物”、地“生万物”、人“成万物”,三者各有其变化规律,但相互之间是互为影响和依存的。“天人合一”中的“天”既指精神世界里的“天道”或“天意”,也指物质世界里以天空和大地为代表的大自然,意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符合“天意”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我国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劝训和律令。“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都是朴素的自然观和施政观,由此产生了“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等具体管理措施。

重庆万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具体实践。早期人类逐水而居、逐草而牧,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适应。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系统,注重对水利灌溉设施的修建和养护,实行对人畜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通过精耕细作维护农田的持续产出,由此养活众多人口。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延续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笔者曾经去参观桂林龙脊和红河哈尼梯田,被那里壮美和精细的情景深深震撼,还有新疆坎儿井、四川都江堰等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作。

我国也经历过“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时期,反映出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和自负,其原因正是因为走了西方工业化模式老路,偏离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这也从反面引起了对于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反思和警觉,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回归和再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建立在充分和持续的自然条件支撑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必然再次得到重视和弘扬。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目标

掩映在青山中的东莞樟木头镇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目标的具体途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发展不是任意的,必须受到必要的规范,犹如高速列车必须行驶在预定的轨道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已经确立的发展理念。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从哲学思维和历史正义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道德约束,是深刻的发展伦理观。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也包括无形的边界。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为例,它们都经历了过度开发的阶段,出现了“生态病”且病得不轻,只有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高度,对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使这些流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的自然支撑,这是在长江和黄河分别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伦理基础。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就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共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追求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这为“谋划发展”行为划出了一些有形的边界。

宜居格尔木

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制度安排之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始是针对企业项目的,后来逐步提升到针对战略、规划和政策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绿色导向。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该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体制机制,使资源生态环境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具有更强的话语权和决定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给予评价。现在很多城市拆违建绿,打造绿色廊道、骑行步道、口袋公园等,使市民出门500米内见绿见水,体验到城在园中的感觉,受到市民称赞。要使这种境界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普遍情景,关键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城市绿化公园

发展是人推动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对全社会进行新的伦理教育和塑造,特别是进行国情教育和文化再造,使人们认识到我国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国家,除了人口多资源少这个基本国情外,由于经济发展已经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回旋余地很小,必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树立为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一认识。

END

作者、摄影丨夏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

编辑丨李思楚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3年8月刊

文章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