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自诞生以来只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生产和发展速度却很惊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预计,到2050年全球初级塑料的产量将达到340亿吨。在塑料产品重塑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塑料污染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断发酵。2022年初,联合国批准一项历史性决议,即到2024年终结塑料污染并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标志着塑料污染问题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
2022年8月,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塑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油约占全球消耗量的6%,到2050年,塑料生产将消耗全球原油总消耗量的20%。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预计塑料生产和使用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30年将达到每年13.4亿吨,到2050年将达到每年28亿吨。
塑料的全生命周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特别是对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消费和出口国的中国而言,在全球遏制塑料污染和气候变化、中国推动“双碳”目标的双重“风口”下,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在这一议题上发挥大国作用与优势,引领全球的塑料产业抓住机遇、转换思路,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以塑料循环经济替代传统线性生产模式
随着对塑料污染认识的深化,世界各国一直积极寻求塑料污染治理共识,解决思路也日渐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里,全球应对塑料污染的努力大多数集中在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清理上,行动主要聚焦于一部分塑料制品的禁限,以及鼓励回收再利用等层面。虽然这些方法都是塑料污染治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靠废弃物管理和环境清理工作,并无法有效阻止废塑料本身的泄漏过程,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报告》将这一问题归因于当前塑料产业以“获取—制造—废弃”为主导的线性经济模式,并提出推动塑料行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大部分塑料制品在设计层面就决定了其在经历一次性使用后就会进入垃圾填埋、焚烧设施或泄入环境。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生产的超过90亿吨塑料废弃物中,仅有9%能够被回收。复杂的设计以及回收阶段难以分选使很大一部分塑料基本上失去了回收价值或仅被降级回收。
除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外,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还会给全球带来相当大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损失。成本上,经合组织于2020年发布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内,废塑料的收集、分类和回收体系的建立和升级还需要至少1500亿美元的投资。损失上,联合国环境署保守估计,仅未被有效收集的塑料包装就在全球范围内所造成了约 4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80亿元)的环境成本。而由于一次性使用后被丢弃,95%的塑料包装材料价值被浪费,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可达到800亿~1200亿美元。
因此,发展以源头减量、设计创新、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塑料循环经济,通过对前端设计的创新与改良,从源头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尤为重要。根据预估,到2040年,如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塑料循环经济转型与发展,那么与当前的线性模式相比,全球每年可避免约80%的塑料进入海洋,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累计为各国政府节省700亿美元,并净增加70万个工作岗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10542.2万吨,约占全球塑料产量的三成。可见,中国发展塑料循环经济,特别是推动设计前端的改革,不仅有利于自身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也将对全球塑料价值链的重塑和转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带来诸多经济、社会、气候和环境裨益。
将塑料包装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指出,塑料包装约占全部塑料生产中的36%,是塑料应用最广泛的种类之一。据伍德麦肯兹的统计数据,中国用于包装生产的塑料总量约4500万吨,占初级形态塑料产量近半。
以塑料包装为抓手推进中国塑料行业的可持续转型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中国巨大的塑料包装产业规模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前景。随着ESG概念的兴起,消费者、投资者的生态意识逐年增强,以及各国对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政策收紧,产品包装被列为许多品牌企业的关键转型部分。来自利益相关方的压力,以及禁塑令等政策的逐步落实,将推动全球市场对绿色塑料包装的需求迅速增长,中国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在此背景下会进入新一轮洗牌,率先研发可持续塑料包装产品的企业将抢先占据全球市场。《报告》显示,包装的重复使用模式可以创造价值100亿美元的新商机,以日化行业为例,若全球全部日化产品的包装采取可重复使用、可重复灌装设计,可减少至少300万吨的塑料包装使用,节约80亿美元的包装成本。
其二,塑料包装产品与消费者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塑料包装贯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最容易对公众进行可持续消费行为倡导的环节。国际消费者协会(Consumers International,CI)与覆盖18亿消费者的多个国家合作调研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实际购物过程中,由于本身设计造成的回收困难,或者包装标记存在误导性等问题,消费者缺乏更可持续的塑料包装选择,因而很难被激发可持续消费行为。从源头改变塑料包装的设计与流通方式,意味着包装生产商和品牌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绿色消费路径,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满足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有利于在无形中对更大范围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可持续消费的引导,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使用粘性。
中国拥有庞大塑料包装产业体量和国内消费者基数,从塑料包装开始探索中国的塑料循环经济转型,不仅可以结合塑料污染治理和塑料产业循环经济转型的工作,更将深入推动中国自下而上、自内而外地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最终加快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三大方向推动中国塑料循环经济发展
多年来,中国政府部门针对塑料包装管理采取了多项政策和行动。例如,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针对产品的过度包装进行了限制;2019年发布的《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规定了绿色包装等级评定的关键技术要求;2020年颁布的“新限塑令”和《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管理。
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原来针对单品类塑料治理的目标扩展到多种一次性塑料制品,旨在通过源头减量,建立健全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的替代发展模式。与之前政策相比,《意见》特别着眼于从整体上构建塑料循环产业链,为中国塑料污染治理开启了新篇章。
中国的各个行业,特别是塑料包装用量较大的电商、快递和餐饮外卖行业,近年来在源头减塑方面也响应政策要求与舆论关注,做出了许多实践,其中不乏有颇具创新的尝试。例如,京东推行的原箱发货模式避免了电商环节中的二次包装,减少使用物流纸箱1.5亿个;苏宁易购研发的创新包装“共享快递盒量”在全国累计投放使用超过1.5亿次,减少了6000余吨碳排放;菜鸟物流的“回箱计划”每年可循环再利用快递纸箱数量过亿;饿了么推出的“蓝色星球计划”截至2021年累计送出无需餐具订单近6.5亿单。
但不可否认,企业自发推动塑料包装向循环模式转型的速度,还不足以真正解决全国乃至全球的塑料污染问题。《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塑料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障碍:其一是缺乏对循环经济战略方向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源头减量与重复使用的配套政策不足。虽然《意见》提出了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的要求,但缺少塑料包装可重复使用模式的配套政策和各流通领域的定量目标要求,也缺少标准化的工具,难以有效评估重复使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二是现有塑料包装标准体系的强制性标准少,鼓励性、自愿性标准较多,且存在不统一、不协调等问题,难以形成真正的行业引导作用。此外,相关技术标准、风险控制技术规范不健全。其三是废塑料回收的主体责任不明确,责任机制不健全,生产者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其四是再生资源与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废塑料分拣场地缺乏,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未考虑生活垃圾分类的需求。其五是塑料污染治理存在片段化局部化管理的弊端,塑料包装产业的政策与标准分散在各个环节,各相关方在包装价值链上的参与度仍局限于各自的角色或分工,整体的协调、参与亟待提升。
推动塑料循环经济的系统性转型需要综合、全面、相互协调的政策与行动响应。基于当前中国塑料污染治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报告》提出以下三大方面的建议。
其一是重视源头减量手段在塑料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包括制定塑料循环经济战略,明确塑料包装管理的优先级;制定塑料包装产业链上下游协调统一的设计标准,提高生态设计准入门槛;逐步实施有利于重复使用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利益相关方联合开展重复使用模式试点等。其二是培育高质量再生塑料市场。包括建立塑料包装可回收性的认证与标签管理体系,鼓励塑料的回收与高值化利用;规定塑料包装中再生塑料使用要求,形成稳定的再生塑料市场等。其三是建立健全塑料包装废物回收体系。包括开展城市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构建可商业化运行的回收模式;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过程的智能化监管,减少塑料包装废物的环境泄露;建立塑料包装流向数据监测系统,确保塑料安全环保回收;在立法引入生产者报告义务,要求企业在环境管理系统中提交塑料包装管理信息等。
中国已提出将在“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此时正是塑料产业实现行业可持续化转型的最佳时机。中国塑料产业应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全球塑料污染协定谈判为契机,加快发展塑料循环经济,夯实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成果,同时为全球应对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中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