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聚焦新形势新要求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09-19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孙新章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
作为中国政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门开展的行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自启动以来,紧密围绕示范主题,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22年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30周年,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世界各地正在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共同追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轨迹,展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前景。作为中国政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门开展的行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自启动以来,紧密围绕示范主题,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在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全程参与者,笔者借此机会就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与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对“十四五”期间的工作进行展望。

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与重大意义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了未来15年全球在减贫、健康、教育、环保等17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高度重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郑重承诺,中国将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明确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示范区建设的实质内涵和意义来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重大部署;是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生短板等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依靠创新探索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举措;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做法,分享中国经验,助力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务实行动。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国际承诺的务实行动,更是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意义重大。

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动机制

按照《建设方案》要求,中国政府建立了由科技部牵头,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20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示范区的创建和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科技部会同其他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指引》,在统筹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和地方的基础条件、积极性等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方申报—实地调研—专家咨询评议—部务会审议—部际联席会议评审—报国务院审批”的流程开展备选地区遴选和报批工作。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批复了山西太原、广西桂林、广东深圳以及湖南郴州、云南临沧、河北承德两批共6个城市建设示范区,第三批示范区已完成备选地区遴选,正在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从科技支撑、政策先行先试、经验模式推广等方面支持示范区建设。各地把示范区建设摆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均成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专门政策,安排专项经费,设立专门机构,从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支持示范区建设。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各示范区与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了社会各界多元参与、合作共建机制。

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1)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各示范区紧密围绕建设主题,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手段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深圳立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探索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郴州创新水产业发展路径,用东江湖天然“冷水”发展大数据产业,用温泉“热水”发展康养产业,用丰富的“净水”发展食品医药和生态农业,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与常规相比降低40%,“温泉+旅游+地产+康养”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迈上千亿元台阶。承德把构建文化康养、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绿色主导产业体系作为示范区建设重点,建成世界上第一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打造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等旅游新项目,风电基地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示范区建设前39%(2018年)提升到2020年的50%。

image.png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各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水土气污染和生态修复开展一系列科技专项行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太原针对西山地区采煤沉陷、水土流失等造成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克服了植被恢复等多重技术难关,出台“二八”政策(企业完成80%的生态修复面积,可获得不高于20%的开发用地面积)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治理破坏面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54平方公里,西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桂林围绕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景观保护实施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采石场自然生态破坏问题,污水直排漓江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并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郴州针对三十六湾区域因采矿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流域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以政企联动为抓手,以生态修复为中心,以绿色生态经济为依托,形成了“五乱同治+转型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三十六湾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砷、铜、铅等重金属污染指标逐年下降,矿区周边群众重新获得了清洁饮水。

(3)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疫情防控、消除贫困等基本民生问题,发挥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深圳聚焦药物、疫苗、检测等重点技术领域,实施“悬赏制”攻关、“赛马式”竞争等系列举措,率先在病患粪便中检测出病毒阳性,率先研发出单人份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有力支撑了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承德针对偏远山区贫困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的难题,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管理、构建区域影像信息共享和远程诊断的智慧分级诊疗系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贫困患者就医就诊的及时性、有效性,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压力。临沧创新运用“五带动五破解”机制(基地带动,破解产业小而散问题;扶持资金带动,破解缺投入问题;龙头企业带动,破解销售问题;创新带动,破解产业转型问题;培训带动,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提前一年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清零”目标,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州市之一。

(4)示范区建设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自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与示范区积极联系寻求合作,部分项目已经落地实施。示范区通过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主动走出去交流学习等方式,努力拓展双(多)边合作。外交部支持示范区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建设成效图片展,在《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中将示范区建设以独立章节进行介绍,向世界分享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科技部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共同举办“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班”,向来自近30个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全方位展示了示范区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成效。桂林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与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深圳市举办专门针对SDGs 进行创新人才和解决方案选拔的“全球青年创新集训营”(UNLEASH)活动,吸引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与。各示范区还利用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利益攸关方论坛、首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P4G)、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第十届世界城市论坛、中英环境暨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合作交流研讨会等平台积极分享建设经验和拓展国际合作。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示范区建设,认为中国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新经验新模式,西班牙《公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将示范区建设列为“中国现代化飞跃”的十大指标之一。示范区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效应、对外展示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验的窗口作用等已经开始显现,正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五、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未来展望

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特别是“双碳”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对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示范区建设新使命。面向“十四五”,示范区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聚焦可持续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布局体系,健全多元参与机制,打造可复制的示范样板,着力对国内外同类地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示范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完善布局体系。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发展基础与条件、发展定位与阶段等多种多样,目前推动建设的10个左右示范区(含正在履行报批程序的第三批示范区)难以对全国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在“十四五”期间,建议示范区工作统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实际、可持续发展老问题与新挑战,继续开展新区创建,形成总数20家左右,基本覆盖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不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布局体系。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尽管“十三五”期间各示范区创新能力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形成了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局面。但除深圳外,其他几个示范区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优势并不突出,在科技创新投入、依靠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与国务院批复要求还有差距。在“十四五”期间,建议各地聚焦建设主题,健全政府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机制,汇聚各方面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探索建立示范区之间协同创新机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责,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等与示范区工作有效衔接,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创新服务机构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形成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议进一步做好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经验模式的总结和提炼,通过组织开展示范区实地调研、交流研讨以及发布示范区年度报告、典型案例集等方式宣传推广,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联合国系统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主场外交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联合国科学技术与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利益攸关方论坛等多边国际平台,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经验,讲好可持续发展中国故事。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