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守护权利和尊严 不让任何人掉队 ——专访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卢沛赫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蔺捷


image.png

访谈人物简介

卢沛赫,2021年11月起任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他在联合国难民署任职近三十年,拥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丰富的应急准备、响应、协调及一线驻地行动经验,并曾在联合国难民署日内瓦总部担任多个高级管理职位。从车臣到卢旺达,从阿富汗到缅甸,他均身处一线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对于中国大多数人而言,难民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但近日俄乌冲突引发的难民危机,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截至3月26日,超过380万难民被迫逃离乌克兰,加上在乌克兰境内流离失所的百姓,此次冲突导致的被迫流离失所者已达1000万人。在此背景下,难民问题备受关注,私营部门为此提供的援助和支持也在日益增加。联合国难民署一直致力于保障包括难民在内的被迫流离失所者的权利,为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本刊记者希望通过对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卢沛赫(Vanno Noupech)先生的访谈,让更多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关注难民问题,了解联合国难民署在难民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一起寻求缓解难民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Q: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 卢沛赫(Vanno Noupech)


快速响应,守护流离失所者

Q: 联合国难民署成立的背景和价值是什么,成立以来主要的工作有哪些?这些行动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有何联系?

A: 联合国难民署于1950年12月14日由联合国大会创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数百万在欧洲受战争影响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亟待援助,作为一个国际人道主义机构,联合国难民署负责领导和协调全球行动,保护因战争或迫害被迫逃离家园的人并为其寻求解决方案。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确保每一个人享有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的权利,或者在情况允许时自愿回国、就地融合或者被安置到第三国。因帮助欧洲难民的开创性工作及对世界范围内难民的援助,联合国难民署先后于1954年和198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目前,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拥有1.8万余名工作人员,在130多个国家帮助数以千万计的难民、寻求庇护者、境内流离失所者、无国籍人士及返国人士。联合国难民署尤其关注儿童的需要,并倡导难民妇女及难民女童的平等权利。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对不断出现的紧急局势做出应急响应,并提供长期的人道主义援助。在紧急局势发生时,联合国难民署的援助和专家能够在72小时内做出响应。难民署供应链的有效性关系到我们所服务的人们的生死存亡。当任何地方宣布紧急情况时,我们都准备好交付,在72小时内通过陆路、海路和空中向被迫逃离的人提供庇护所和药品等服务和货物。如果需要,联合国难民署可以快速从全球应急储备网络(GSMs)为多达60万人提供核心救济物资。全球应急储备网络是2011年建立的一个仓库网络,目的是在世界各地的战略位置预先储备核心救济物资和其他关键物资,以确保对同时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更快的反应。

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倡导包容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真正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包括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和无国籍人士。在教育、生计、健康、卫生、清洁能源以及气候变化行动等目标方面,我们在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各级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全球伙伴关系和合作,我们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创新,确保在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同时,为解决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和无国籍人士的问题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Q: 据悉,俄乌冲突已引发二战以来难民人数增长最快的难民危机,对此,联合国难民署采取了哪些行动?

A: 联合国难民署对乌克兰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该国局势在俄罗斯于2月24日发起军事行动后急剧恶化,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前往该国其他地区或跨越国际边界以寻求安全。3月1日,联合国难民署上线了乌克兰难民状况数据门户网站,发布自2月24日以来逃离乌克兰以寻求安全的难民人数。

目前,逃难人数仍在增加,乌克兰国内、邻国和其他地区都在发生大规模流离失所,催生新的人道主义需求。联合国难民署最初估计,逃离乌克兰的难民可能高达400万人。甚至在冲突发生之前,乌克兰的人道主义需求已然居高不下,有超过85万名境内流离失所者、5000名其他国籍的寻求庇护者和难民,以及36000名无国籍或面临无国籍风险的人士。

在乌克兰境内,只要联合国难民署接触到有需求的民众,就会在实地提供支持。联合国难民署还在局势恶化和流离失所人数增加的情况下留在当地提供援助。同时,联合国难民署与其他机构协同合作,应对危机。我们正在加强和扩大协调力度,支持乌克兰当局登记境内流离失所者,并向最脆弱群体提供必要服务。此外,我们正在帮助当地建立和运营一些中转中心,这些场所可评估流离失所者的初步需求。

联合国难民署正在提供庇护所修缮材料,帮助人们加固近期受损的房屋,抵御恶劣天气,维修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努力向中转中心和接待中心的境内流离失所者及受冲突影响的人们分发应急物资,包括毛毯和塑料水桶等物品。我们还从全球仓储中预调运更多的必要物资,以便能够迅速为更多的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联合国难民署还将为因冲突和流离失所而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个人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心理支持。

在乌克兰邻国,联合国难民署已经扩大援助行动规模,以便能够支持东道国的难民流动。鉴于当前的紧急局势,难民署正在部署更多的工作人员或安排远程支持,以驰援乌克兰周边国家的紧急响应工作,包括紧急协调儿童保护、性暴力和基于性别的暴力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现金援助等。

随着局势恶化,被迫流离失所者的保护风险上升,我们也加强了保护工作。例如,我们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从事保护工作的合作伙伴一同部署“蓝点”儿童和家庭保护支持中心,以确保识别并快速评估处境危险的儿童,并将其转送至适当的服务机构;识别其他需要支持的人士,并将其转送至适当的服务机构;帮助人们重新与家庭取得联系(通过红十字会/红新月会家庭联系网络协调);提供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提供问讯处和咨询台;提供儿童和家庭友好空间,包括母乳喂养空间。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为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男女老幼提供及时支持,拯救宝贵生命,为受人道主义危机影响的人们伸出援手。

危机之下,帮助难民重建生活

Q: 不仅俄乌冲突再次引发世界对欧洲难民危机的深思,叙利亚危机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阿富汗也经历了几十年的人道主义危机。您如何看待当下的难民危机?

A: 谈及难民危机,人们往往会想到2015年在欧洲发生的危机。当时难民和移民冒着生命危险,乘船前往欧洲。这种情景是人类的悲剧,令人心痛。我希望这是唯一一次造成生命损失的悲剧,但不幸的是,它不是。现在谈到难民,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形象是逃离乌克兰的难民。乌克兰冲突威胁平民生命,人道主义救援面临挑战。我们在为逃离乌克兰的人们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在努力支持叙利亚、阿富汗、也门和布隆迪等国家中长期受到难民危机影响的人们……时至今日,叙利亚危机已爆发11年,逃往邻国的叙利亚难民仍处于绝望之境,且叙利亚危机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危机。全世界五分之四的叙利亚难民(超过560万已登记的难民)生活在叙利亚邻国。该地区47%(260万人)的叙利亚难民都是不满18岁的儿童和青年。

年轻人需要教育、住所和食物,也需要一个有所期冀的未来,但当前我们正面临联合国难民署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缺口,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提供充分保护及援助的能力。同时,世界各地同步发生的大规模危机已把我们的资源紧张程度推至极限。我们正在应对全球30多项紧急情况,努力顾及那些处于持久危机中的人们,他们都值得我们给予关注和支持。正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所说:“尽管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乌克兰人民的极端困境而揪心——这无可非议——但其他国家的难民也正遭受同样的苦难,他们也会为找到安全之所而宽慰,也会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忧虑,他们也同样值得我们的共情、理解和支持。”

Q: 当前,包括难民在内的被迫流离失所者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您认为哪些行动能够极大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A: 被迫逃离家园的人们通常随身财物很少。他们需要保护、避难所、医疗及教育支持来维持生活,以疗愈充满伤痛的过去,建立更美好的未来。联合国难民署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被迫流离失所者的权利及福祉。

在人们流离失所期间,我们以清洁水、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的形式为其提供关键的紧急援助,同时提供避难所、毛毯和日用品,有时还提供食物。此外,我们为重返家园的难民安排交通和一揽子援助计划,为重新安置的难民提供生计项目。

我们也致力于寻求长期解决方案。在医疗方面,联合国难民署与各国政府和合作伙伴一道,提供紧急医疗服务,改善当地医疗服务状况,并将难民纳入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和计划。联合国难民署一直致力于支持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各项措施。我们已经通过各项行动分发了数百万只口罩、手套、呼吸器和其他防护设备。

在教育方面,难民儿童和青年继续面临挑战。在疫情之前,已有将近一半的难民儿童处于失学状态。疫情可能导致这一数字上升,因为儿童无法返回学校,无法通过考试,或因经济压力而辍学。如今,只有5%的难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远低于39%的全球平均水平。联合国难民署2019年发布的教育战略《2030年难民教育:难民融入战略》旨在创造有利的环境、伙伴关系、合作和方法,从而促使所有难民、寻求庇护者、返乡者、境内流离失所者、无国籍儿童和青年,以及他们的东道社区,都可以接受包容、公正、高质量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我们的项目涵盖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还包括服务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80%以上生活在农村地区的难民很难获得现代、可靠、清洁的能源。作为一个人道主义机构,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寻找可持续的方法来满足难民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我们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难民署的全球可持续能源战略,我们的目标是从紧急情况一开始就满足所有难民及其接收社区的能源需求。我们特别寻求提供可持续的、安全的和负担得起的,家庭、学校和诊所运行所需的电力。例如,在最主要的难民东道国之一巴基斯坦,由于电力短缺,此前孕妇必须等待数天、有时甚至数周才能完成体检,因此我们为当地医疗机构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并应用其他绿色技术来为其供电,让医疗人员能够为怀孕的难民母亲提供及时的服务。除了太阳能设施,我们还探索在社区一级安装微型水电站和微型电网。

对于刚刚逃离战争或迫害的人们,若想有尊严地、和平地重建生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工作谋生。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促进经济包容性,改善难民的生活。我们主张难民拥有工作的权利,并致力于帮助其增强应对困境的韧性,实现自力更生。例如,我们发起了“MADE51项目”,一个创新的、基于市场的模式,旨在帮助难民在经济上融入全球价值链。在MADE51项目中,联合国难民署会找到难民工匠,帮助其组建强大的工匠团体,并将这些团体介绍给当地经验丰富的社会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可直接投放市场的产品。MADE51项目召集私营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来策划手工艺品,创造营销机会,并向全球消费者销售产品。

没有人自愿成为难民,也没有人应当永远作为难民生活。我们努力保护和帮助难民,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难民找到能够重建生活的解决方案。除了上述解决方案之外,其他方案包括自愿回国、在第三国重新安置或融入东道国当地社会。我们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们重返家园。过去十年来,全世界已有110万难民成为其庇护国的公民。

缓解难民危机,中国加大行动力度

Q: 联合国难民署在中国开展工作的重点是什么,与中国开展的合作有哪些?

A: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主要派遣国,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立场文件中,中国重申支持《难民问题全球契约》,并呼吁国际社会解决流离失所的根源,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难民署与中国保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我们赞赏中国在被迫流离失所问题上的积极参与。自1979年建立合作以来,我们与中国携手一道,共同解决难民需求并寻求长期解决方案,目前中国也在保护来自其他国家的少量难民。

image.png

在中国日益关注全球难民问题的当下,联合国难民署与中国有关部门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2016年以来,联合国难民署在中国政府南南合作援助基金(SSCAF)的支持下,成功实施了多个国际难民援助项目,为数十万名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难民署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援助措施,包括教育、卫生、避难所、应急物资、供水和粮食援助等。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继续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及相关大使馆,携手联合国难民署,积极支持难民及东道社区。中国的一贯支持有助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难民署和中国有关部门还通过中国政府资助的青年专业人员(JPO)和实习项目进行合作,吸引中国青年人才进入联合国难民署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工作或实习。

自2019年以来,联合国难民署还与众多中国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例如,腾讯和腾讯基金会为支持联合国难民署2020年新冠肺炎应对行动捐赠防护物资;自2020年以来,传音控股持续为非洲难民儿童教育提供支持。此外,联合国难民署还与爱德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合作,联合发起不同主题的线上公益项目,介绍联合国难民署关于教育、资金支持和绿色能源的全球项目,让中国公众了解全球流离失所问题并参与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联合国难民署也正在积极探索增加中国供应商参与我们全球采购和服务的机会。我们积极帮助中国供应商了解联合国难民署的需求和采购规则,鼓励他们通过难民署采购门户网站进行注册并投标。

此外,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模拟联合国、大学生诗歌比赛、青年艺术大赛以及线上和线下的参访。中国的年轻一代借此了解到联合国难民署的使命与行动,并为解决全球被迫流离失所问题贡献他们的才智和力量。

造福难民,私营部门独具优势

Q: 全球而言,您认为哪些企业在人道主义援助上发挥了表率作用,又带来了哪些价值?中国企业在难民问题上,如何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A: 私营部门正成为难民署愈发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仅在提供资金方面,而且在分享专业知识、提供解决方案、投资被迫流离失所者和东道社区的发展、为难民发声、影响政府政策及相关利益方等方面都是如此。难民署致力于推进与私营部门的可持续伙伴关系,并动员多方参与为解决难民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和平与稳定对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方的利益至关重要,反之亦然。私营部门可以为原籍国和东道社区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例如通过长期投资和商业活动创造就业和生计。难民署成立专门负责筹资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团队,在全球各地努力建立、加强并充分利用难民署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关系。我们致力于在难民署内部营造有利环境,以争取私营部门最大限度的支持,为难民群体面临的日益增加的挑战找到长期解决方案。

一些世界领先的公司、基金会和慈善家也正在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作用,增强我们的能力,为世界各地数百万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提供能拯救生命的援助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2020年5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利华承诺向联合国难民署提供大量实物捐助,为难民和难民署50余个代表处所在地的被迫流离失所者提供基本的清洁和卫生用品,如肥皂、洗手液和消毒剂,帮助相关群体紧急改善卫生习惯,抗击新冠疫情。这是联合国难民署截止到当时从私营部门收到的最大一笔实物捐赠。

另一个案例是UPS基金会。自2010年以来,UPS一直向联合国难民署提供专业知识和资金支持,包括组织物流培训,帮助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伙伴改善紧急状况下的应对措施与物资运输;建立一个联合国难民署可随时启动的“应急基金”,以应对灾害或复杂的紧急情况;成为联合国难民署全球紧急行动的主要伙伴,在数小时之内为受影响的社区提供援助,拯救生命;借调物流专家至联合国难民署,帮助难民署加强供应链部门的货运追踪能力等。

此外,宜家(IKEA)基金会通过独特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为联合国难民署带来了变革。该基金会引入新的工作方式,并深刻影响了难民署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模式,特别是在获得清洁能源以及经济和金融包容性等方面。自2010年双方达成合作关系以来,宜家基金会已承诺向联合国难民署项目捐赠超过1.98亿美元的现金和实物。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展现了全球企业如何通过提供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确定并推广新思路,帮助更多难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image.png

这种与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改变了全球数百万难民的生活。在中国,虽然我们在2019年才开始与中国私营部门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对我们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传音控股的智能手机品牌TECNO成为联合国难民署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合作伙伴,并自那时起始终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在新冠肺炎背景下,我们不仅收到TECNO为支持肯尼亚难民营中难民儿童进行线上学习而捐赠的口罩和平板电脑,还收到了腾讯基金会为支持非洲新冠肺炎防控而慷慨捐赠的防护物资。

作为世界上领先的投资者、制造商和创新者,中国企业不仅在生产能力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技术专长和满足人道主义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等方面也拥有领先优势。随着联合国难民署努力建立伙伴关系并充分利用最新可用技术来实现我们的愿景,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服务,包括与流离失所群体更好地沟通,加强数据管理,打造更环保的物流方案和供应链等,我们期待与中国私营部门(企业、基金会和个人)一道,通过现金和实物捐赠、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和其他各种方式,为难民提供可负担的网络、清洁能源、医疗保障和教育服务。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