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深圳:奋力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本质要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源地和忠实践行地,建设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机遇,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集成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四大工程”和“两大支撑体系”建设,奋力将深圳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发展质量跃上更高台阶。

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率先破题。深圳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等领域,立足科技创新法制建设先行示范,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从立法层面首次构建“链式”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深圳全面创新。推动科技部与深圳市联合印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城市、国际领先的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15项举措,推动中央和深圳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

实施基础研究夯基行动,努力打造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建立长效机制,为基础研究创新发展提供稳定、多元化保障,以立法形式确立每年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出台《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着力构建职责清晰、管理规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基础研究项目支撑体系。实施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面向深圳市11所高等院校,率先建立高等院校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支持机制,支持高等院校聚焦解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自主布局、自由选题。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努力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指示精神,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实施精准攻关、试行“链长制”,着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设置全方位、立体式实施技术攻关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悬赏项目、战略性重大项目梯度攻关计划,体系化突破“大卡”“中卡”“小卡”技术难题。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的战略需求,精准发力,主动布局,聚焦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等核心关键元器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连续组织实施十多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

实施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努力创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政府通过“有形的手”撬动市场“无形的手”,鼓励创新创业,做好企业服务,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从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企业链、产业链、创新链、投资链、生态链之间互动性和衔接性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链条完整的闭环。

实施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努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探索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复合型技术经理团队,制定技术转移激励政策,推动技术转移机构提质培优。完善转化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一批贴近市场需要的小试、中试转化基地。集中布局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实施科研设施夯基垒台,努力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最好支撑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加快综合粒子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鹏城实验室成为国家在深圳布局的首个国家重大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硬核”能力不断增强。加快“鹏城云脑”“鹏城靶场”“鹏城生态”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推动深圳湾实验室、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作为基地纳入国家重大科研机构建设体系。加快推进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等高水平发展。加快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6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6万家。

二、全面推进人才汇聚战略,努力构筑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全力构建多元化的卓越人才体系,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坚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全力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强化技能人才培养评价,规范评比表彰,发扬模范激励作用,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全市累计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总数达1.78万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家、工作站(分站)127家,创新实践基地355家,依托本部招收的其他单位9家。

全力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提速,职业教育成为全国样板,持续加大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资源投入,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7所、幼儿园56所,新增学位总计7万多个。

全力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营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构建从博士(后)到优秀青年、杰出青年的人才成长全周期支持机制。首批计划立项101个博士启动项目,40个优青项目,20个杰青项目。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率先建立人才住房制度。以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人才日、企业家日,设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打造人才激励阵地,表达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

全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国内最优、国际领先标准,研究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及经济贡献奖励办法,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创新人才倾斜。实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税优惠政策,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认可先行先试,推动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化。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推进高校和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培养杰出人才,培育技能型人才,形成多元人才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构建智慧高效的资源利用体系,全面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在面对深圳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紧约束问题,综合运用智慧国土、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资源回收等技术,提高资源高效利用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全面推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加快城市更新,推行立体开发,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按照“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公益优先、节约集约、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原则,规范深圳城市更新行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破解城市更新难题。

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向纵深发展,积极打造更高品质的“绿色建筑之都”。目前,深圳累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1388个,建筑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其中13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支撑实现碳中和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碳排放下降,2019年下降7.09%;督促碳排放履约,2019年履约率达99.72%。作为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2020年深圳碳市场配额累计总成交量约5806万吨,成交额约13.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推广全面提速,进一步加大新购和置换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

全面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宜居的海绵城市。健全水资源和供水保障体系,水资源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开展节水典范城市建设工作,全市用水效率稳步提升,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达7.22立方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加大再生水利用率推动力度,2020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2%。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市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66.19 平方公里,全市累计达标面积276 平方公里,占全市建成区面积的28%,超额完成国家制定的任务目标,获得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绩效评价全国第一。

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发展。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规范体系,形成一部地方法规、一部政府规章、三个地方标准、八个规范性文件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末端综合利用”的全过程治理体系,科学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1.1%。围绕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确保固体废物100%无害化处置。开发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固体废物鉴别、危险废物交易三大平台,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完成139个绿色制造体系认证和1133个“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无废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试点建设带动治理能力提升的成效突显。

四、深入探索治水与治城相融合,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针对水污染、大气、海洋等生态环境问题,综合运用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技术,全面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化治水体系,实现污水全量收集、全面达标处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依托“千里碧道”建设,系统打造水生态廊道,建设“一带二湾四脉八廊”水生态体系。系统运用污水处理、生态修复、雨污分流等技术,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管网全覆盖,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五大河流全面达标,310条河流水质全面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全面实施大气污染系统治理工程,提升大气质量优中更优。综合运用SCR脱硝催化技术、VOCs净化技术、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技术,新推广纯电动淤泥渣土运输车超3200辆,淘汰老旧燃油车约7万辆,电厂排放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船舶岸电使用率居全国首位,2020年PM2.5浓度降至19.0微克/立方米。

全面提升管海护海水平,打造绿色活力海洋名城。推进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开展入海排口全口径分类管理。加强入海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建立深港、深莞、深惠、珠江口区域多层次水环境联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执行防治船舶污染新标准,强制使用低硫油,鼓励使用岸电,组织开展海上垃圾清理,常态化开展海滩、海岸清洁活动,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大鹏湾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美丽海湾”。

全面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运用生态环境监测、红树林生态保护等技术,推进美丽深圳建设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全国率先发布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形成技术规范,正式上线自动化核算平台。各区积极结合辖区实际推进改革,盐田区编制国内首个项目GEP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南山区开展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大鹏新区编制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以创建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10月,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五个区荣获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实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域创建。

五、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

针对医疗卫生优质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健康服务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深圳加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不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有益身心的健康文化和健康教育活动。将宣传健康中国、健康深圳、健康素养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验馆群和健康教育基地。2020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20%。

不断完善重点疾病防控体系,医疗卫生领域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重大疾病防治模式,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技术龙头”,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业务骨干”,以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为“服务网底”,组建15个重大疾病防治联盟,构建“预防保健、临床诊疗、健康管理”一体化、闭环管理的重大疾病防治模式,建立健全重大疾病健康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重大疾病的预防救治能力,重点传染病上升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不断坚持科技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科技硬核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成立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主体组成的联合科研攻关组,专职协调和推进解决科研攻关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需求,确定检测技术和产品、药物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等三大主攻方向,并迅速调配2亿元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加速推进疫情防治技术攻关,在全国率先发布悬赏工作方案,深圳疫情防治科研项目获科技部重大专项立项1个、省市应急专项18个。出台疫后全国首部地方公共卫生应急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不断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深圳聚焦医疗卫生高地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市、区两级政府落实投入责任,累计投入1588.1亿元,推动115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签约落地,国内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全面启用,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揭牌。全年新增床位超过1万张,新增医院9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15个,7家医院进入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同类医院百强,2家进入全国十强。

不断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改革成效得到行业认可。率先探索“基层医疗集团”模式,罗湖医改、药品集团采购改革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模式获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推荐介绍,被列入市委组织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实践案例》。《构建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圳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中国健康产业特别贡献“奇璞奖”。

六、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针对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社区生活品质有待提升,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深圳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区域化党建、多元性自治、开放式服务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制,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城市,不断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努力让深圳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基层党建“标准+”模式,提升基层党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标准+责任体系”,形成了四级党建联抓的互动机制。推进“标准+服务阵地”,构建了三级资源整合的支撑平台。推进“标准+条块结合”,凝聚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推进“标准+信息技术”,提升党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建成了1050个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市、区、社区“1+10+N” 党群服务中心联盟。

推进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服务提供优质专业力量。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志愿者深入各行各业助力深圳第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深圳正探索建设“志愿者之城”3.0,通过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转变,为深圳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推出“无感申办(秒报)”“秒批”等政务服务事项,提升智能服务水平,“i深圳”App 已接入3个中直单位、40个市级单位和10 个区级单位的8170项服务,完成95%以上个人事项和70%以上法人事项接入,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4%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腿”,在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

推进安全监管全覆盖精准化,为城市安全构筑牢固屏障。聚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圳市公安局先后推出“深目”等13个警务信息化平台,在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澎湃动能。2020年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58.6万户,居全国城市之首,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引导企业将商业行为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筑梦40年,深圳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深圳市委市政府“1+10+10”工作安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奋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