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对外援助与合作的中国示范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本刊记者  于志宏  杜娟

“为了共同的未来”(for shared future),2020年启用的新版对外援助标识,为“中国援助”(China aid)配上了这样的英文,以更好彰显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所表达的核心理念。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为商务部)直属事业单位。30多年来,交流中心从最初专门归口管理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下简称开发署)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工发组织)等多双边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项目,不断丰富成长,现已发展成为兼修多双边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项目管理与中国对外援助物资、南南基金和培训等项目的国际发展合作专业管理机构。交流中心既是中国打开国门,接受国际对华援助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砥砺前行人,也是中国对外援助扩大规模、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综合效益新使命的继往开来者。

中国接受联合国援助:从引进运用至先行先试、创新反哺

1979年,联合国开发署批准了第一个援华方案并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标志着中国开始接受国际发展援助。

交流中心也应运而生。在与联合国系统30多年的合作中,交流中心组织实施了超过10亿美元的合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设立并执行了1000多个项目,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有力支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

透过这些方案和项目,张翼向记者回顾起中国接受联合国对华援助和发展合作的历程及阶段性特点。

“最初我们主要是引入国外成熟的东西,接受联合国系统的资金和实物援助以及技术支持。例如引进西兰花等蔬菜种子、提供首批计算机、支持近20部经济领域立法等项目。依托相关合作方案和项目,有些工作平台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机构和联合国全球发展援助和合作的重要伙伴。”据介绍,国际小水电中心就最典型的代表之一。1994年,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共同倡议成立的国际小水电中心,有60多个国家200多个成员参加,其秘书处就设在中国杭州,旨在推动全球小水电的可持续开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联合国机构对华援助发生了更多实质性的变化。“2000年以后,援助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少,但开始把相对前沿的技术、先进模式引进中国来先行先试并因地制宜进行本地化完善。”据张翼介绍,包括新能源技术、普惠金融等,中国都通过先行先试和本土化完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而现阶段,在与联合国的合作中,中国则更多被寄予了引领者的角色,即针对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概念,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开发技术工具和创立指标体系,在中国探索试验,再总结提炼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国家。联合国开发署和交流中心正在积极推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融资研究与促进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张翼看来,这是中国为全球难题贡献智慧、方案和经验,值得期待。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