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块内容信息

重视资源循环管理与碳减排的协同效应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孟小燕    邹乐乐   孟凡鑫


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脆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冲击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疫情后的绿色复苏亟需构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循环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要实现该目标,我国需要全方位地、较快地完成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除了必要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提升等手段,同样需要重视资源循环管理对碳减排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这对协同推进我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体系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可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循环经济对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欧盟、日本、新加坡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增长的重要路径,并制定了相关行动计划。欧盟2019年提出“欧洲绿色新政”,其中明确将“推动工业向清洁循环经济转型”“可持续产品”政策作为重点内容,并于次年3月颁布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确定在7个关键领域落实可持续产品政策,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碳足迹”等,该计划被视为支撑欧洲绿色复苏、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支柱。日本2018年提出第四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将循环经济作为处理应对气候变化而流行的产品和材料废弃处理的主要路径。202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利雅得峰会共同宣言中核可《碳循环经济(CCE)平台》,以及其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和消除(4R)框架,通过发展碳循环经济构建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成为全球能源治理的新方向。

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除了实施必要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提升和碳汇等措施外,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方式。从国际、国内长期的发展实践来看,通过更好地生产、使用和再利用原材料和产品,可有效减少原料和产品在提取、制造、运输、销售和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碳排放。据联合国环境署研究测算,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举措,到2050年可以减少约28%的全球资源开采量,减少63%的CO2排放,全球经济产出提高1.5%。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基础良好,未来潜力巨大。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全球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产生了显著的资源节约和碳减排的协同效益。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大宗固废超过130亿吨,规模接近全国同期水泥产量总和。仅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而言,2019年我国废钢利用量2.4亿吨,相当于替代精矿粉4.1亿吨,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的产量分别占铜、铝、铅总产量的33.7%、20.7%和40.9%,与开采新矿相比,减少CO2排放超过4.9亿吨。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测算,我国通过开展循环经济活动每年减少CO2排放超10亿吨,“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减少CO2排放的综合贡献率超过25%。当前,我国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和私家车等的报废量尚未达到峰值,未来10-20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报废量的增长和再生资源回收潜力的不断释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带来更大的碳减排潜力和贡献率。

政策建议

1.将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实现碳中和、减缓气候变化,除了依靠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提升和碳汇等措施外,还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我国应明确将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纳入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战略、路线图、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研究确定重点领域,并进一步统筹谋划省级、市级等地区级循环产业发展及碳减排行动计划。把发展循环经济提至与能效提升、使用可再生能源、碳汇等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加速实现国家气候目标的行动计划纳入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和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

2.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协同管理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以资源替代与碳减排协同目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的制度体系,加快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及配套法规制度。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资源综合利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的制修订;统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和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修订,完善核算和统计的标准、方法。打通政策壁垒,完善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协同的相关财税政策和市场激励机制等。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碳中和实现的关联机制研究,积极构建综合调控资源利用效率、质量和碳减排效果的数据模型。建立基于碳减排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循环经济活动行为的减排量核算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碳减排评价体系中。

3.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中国方案”。当前,中欧已签订了《循环经济合作备忘录》,在中美共同发表《应对气候变化中美联合声明》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此基础上,应全面总结、凝练我国近20年来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积累的“中国经验”,挖掘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经济合作潜力,在产业合作、技术引进、标准互认、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努力将碳减排纳入中欧、中美等国际循环经济对话机制,加强与国际社会共同完善国际碳管理治理体系。积极宣传中国推广循环经济的巨大成效和先进经验,提升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乃至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文章发布:开发者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