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思楚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2021年两会的热议话题。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而后的“十四五”规划中,二氧化碳减排已作为硬指标,并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时期开局之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的碳中和承诺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带来新的转型机遇。国内一部分先锋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响应,结合自身业务与减排增长点绘制出雄心勃勃的企业碳中和蓝图,为实现中国在全球碳中和领域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跑的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企业的碳目标雄心
贡献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汽车、互联网等行业的领先企业正在积极行动。
能源领域,2020年12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成为第一家宣布碳达峰时间表的电力央企,随后,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三峡集团陆续宣布各自的碳达峰、碳减排目标,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此外,2020年11月23日,中国石化宣布已启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的课题研究,将以碳的近零排放为终极目标,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路线图及保障措施。2021年1月15日,中国海油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研究机构,展开“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公司碳减排路线图和碳中和目标方案。2021年1月20日,中国宝武表示,将于2021年提出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在能源领域,各企业还开展了跨界合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隆基清洁能源、腾讯与国家电投达成合作,协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中国石化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三家单位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研究提出中国石化率先引领能源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
汽车领域,2021年1月19日,吉利汽车集团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汽车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通过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探索共建“碳中和”开放平台,为加速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展开实践,携手提升企业ESG治理水平。2021年2月1日,比亚迪股份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碳足迹标准。2021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提交了两份关于电化学储能的提案,同时宣布宁德时代也已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
科技领域也正努力跟上全球科技行业“绿动”的步伐。华为在2020年12月发布的“数字能源未来十大趋势”中指出,太阳能光伏是未来真正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企业应从“资源为王”迈向“技术为王”。1月12日,腾讯已着手推进碳中和规划,通过AI+环保的方式,为解决食物、能源、水等地球级挑战,提供新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中国企业唯有弯道超车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城市和地方政府,乃至国家,都争相提出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时间表。“碳中和”已经成为一场突破“增长极限”的竞赛,谁能找到零碳发展的有效路径,谁就能越早在全球绿色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碳中和既是挑战,也是弯道超车的机遇。
目前,国内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做出行动,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减排”这些概念还不够清晰。如何设立目标、如何制定方案、如何执行计划也缺乏系统且长远的规划。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先锋企业的标杆效应,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提高节能减排认知,主动拥抱低碳转型。
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跟上,甚至引领全球“绿动”节奏?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认为,企业应该考虑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新技术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则建议,企业应从能源的供需两侧进行分析,在供给侧实现电力的零碳化和燃料的零碳化,在需求侧实现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
碳中和是一场全球能源革命。更关键的是,为达成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企业碳排放的外部强约束条件正在形成,全国性碳市场已经启动,碳排放高的企业将承受更高的生产、运营成本,将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出局。零碳能源转型的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及时拥抱转型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零碳市场拥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