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块内容信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建议 ——基于“双碳”顶层设计文件中高频词汇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王磊   魏雪斐   靳博越   何宇轩


去年10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和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两份文件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共同构成了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本文将基于两份文件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尝试分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据统计,《意见》共13节37条7200字,文中每个词语、句子和段落都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四十年的发展。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绿色”(62次),其次是“低碳”(57次)和“能源”(41次)。《方案》共6大部分13632字,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同样,文中出现最多的三个词仍然是“绿色”(126次)、“低碳”(85次)和“能源”(67次)。对比两份文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词(如下图所示),除了“绿色”“低碳”等主旨词汇,另外有5个词值得特别关注,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在两份文件中高度重合,分别是“节能”“排放”“技术”“建筑”“生态”。

围绕两份文件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认为以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几条重要路径。

image.png

一、最基础的途径:节约能源

《意见》将“节约优先”作为工作原则之一,要求“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何实现全面节约能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充分挖掘全社会细节节能潜力。涓涓细流,终成大海。我们每浪费1度电,意味着消耗0.4千克标准煤,排放0.997千克二氧化碳;如果我们节约1度电,就可以让25W的灯泡亮40个小时,灌溉小麦0.14亩,洗净50公斤的衣服。全社会每个人从工作生活细节中节约能源,是最经济的一种减碳途径,也是共同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

二是构建系统性科学高效的节能体系。节能不仅在于全社会每个人,也不仅在于电力、建筑、交通等某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科学的系统,保证从上到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形成长期、有效的节能链条。不能光伏发电是低碳的,但生产光伏发电材料的过程却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因此,要加快技术理论创新,突破传统技术壁垒,构建节能低碳的体系。

三是推行温和但有力度的节能政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不允许我们犹豫不决,但更不可以急功近利,搞不切实际的运动式“减碳”。为完成能源“双控”指标,“简单化”地给企业分配用电指标,甚至“拉闸限电”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在充分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二、最有力的抓手:构建新型电力体系

《意见》与《方案》中,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等高频词,背后都共同指向了“非化石能源”“新能源”“电网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等与“电”相关的领域。《方案》中“碳达峰十大行动”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列为首位,并提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任务。

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是电力行业碳减排机制有效运转的基础保障。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公布的数据,2017年五大行业碳排放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电力(44%)、钢铁(18%)、建材(13%)、交通运输(含航空,8%)以及化工(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碳核算数据库主要是基于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来进行各行业碳排放统计,因此电力行业碳排放包含了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电等各项碳排放,而工业生产方面则只统计生产环节碳排放。这样的统计方式是为了避免重复,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所产生的碳排放比数据显示更高。因此,能否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直接关系到碳减排的政策是否合理,以及如何跟进相应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最终影响到“双碳”目标能否真正实现。

在多元清洁能源供应基础上探索稳定可靠的新型电力体系是重中之重。自2011年以来,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我国碳排放总量突破8000Mt,创历史新高。随着风力发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的装机增加及传统化石能源的转型升级,我国碳排放总量逐渐趋于平缓。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水电、风电、光伏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到约49.2%,已逐步建立起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但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体的清洁能源的可靠性、稳定性较传统煤电还有较大差距。探索如何在满足电网运行安全约束条件下,建立高渗透清洁能源的输配电体系和通过储能、分布式电网、智慧电网等方式构建新型能源电力体系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能源转型与传统能源过渡存在的必然矛盾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2021年9月起,受煤价大幅增长和多方因素影响,我国在全国范围推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多个省份重新出现限电,此番最为严重的东北地区,民用电也受到部分影响。在当前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装机增加的浪潮下,出现传统煤电捉襟见肘的问题,是能源绿色转型面临的典型困难,我国在能源领域的结构升级与转型形势仍较为严峻。如何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新问题,在兼顾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应在加强以新能源为主力电源的电力系统的构建技术和市场机制研究的前提下,积极做好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设计、规划设计、生产管理、运行控制等。

三、关键的环节:建筑领域减碳

《意见》与《方案》中,出现的另一个特别瞩目的高频词是“建筑”。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其中,建材生产阶段占比28.3%,建筑运行阶段占比21.9%。所以,建筑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全力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而且节能减碳的挑战空前巨大。

建材行业的绿色转型是建筑行业减碳的根本。在建筑领域长且复杂的产业链中,建材工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重工业,行业特性决定着其难以靠自身实现碳中和,因此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新建材行业绿色发展路径,减少对自然资源、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消耗,在核心关键材料攻关方面努力取得技术突破。只有充分优化能源结构、高效利用资源,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双碳”目标奠定基础。

新型建造方式是建筑业低碳转型的重要突破口。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新技术新理念已不断注入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像建筑这样相对传统的行业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更加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实用、前瞻性强的新型建造方式和应用实施体系。着力开发装配化建造方式、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等,持续推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将逐渐成为未来建筑业低碳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绿色化、智慧化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紧密联系的重要部分。从现在开始就要大力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快速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实现安全建造、低碳建造,促进建筑产业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但需承认在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化、智慧化的道路艰难且漫长,未来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发展需要更加多元联合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