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块内容信息

深入推进可持续性管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文|国家电网企业管理协会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本文结合国家电网(下简称国网)公司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深入推进可持续性管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一、能源电力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责任重大,国网公司“十三五”期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归根到底取决于能源结构调整。电力领域责任重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量的碳减排比重大。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很重。二是承载消费侧转移的碳减排任务重。能源消费达峰后,随着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电力行业不仅要承接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排放,还要对存量化石能源电源进行清洁替代。三是推动供给侧碳减排的角色重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关键是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尤其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我国95%左右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过电能加以利用,是能源转换的载体。

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能源电力领域来说,在供给侧,要全力推动新能源发展,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预计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87%左右。在消费侧,要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把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配置到各类用户。预计到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70%左右。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既要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是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枢纽。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2.4万亿元,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保障新能源及时并网和消纳。截至2020年底,公司经营区清洁能源装机7.1亿千瓦,占比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4.5亿千瓦,利用率达到97.1%;21个省区的新能源成为第一、第二大电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5872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2.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全面完成北方地区“煤改电”任务,搭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建成覆盖长江主要港口的岸电设施,累计实现替代电量86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7亿吨。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机遇和方向指引,国网公司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革命,短期内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对原有的生产方式带来冲击。但从长期来看,碳达峰、碳中和体现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方向,绿色成分的提升,科技含量的增加,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大量接入,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呈现“双高”特征,就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加上我国用电需求的“双峰”特征,就是冬季用电高峰和夏季用电高峰,峰谷差不断扩大,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安全上,相对于火电等传统电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电力电量平衡和保障供应的难度逐年加大。比如说2020年12月15日,西北电网晚高峰最大负荷1.03亿千瓦,而同一时间的风电出力为184万千瓦,仅占负荷的1.8%,对满足客户安全用电带来挑战。在技术上,新能源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系统转动惯量持续下降,调频、调压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需求迫切。在成本上,为适应“双高”“双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建设和运营成本都要增加。研究表明,随着风光等电源发电量占比的提高,为消纳新能源付出的系统成本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我国新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西部北部地区集中开发、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成本更高。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研判,准确把握、科学应对、抓住先机。

2021年3月1日,国网公司制定实施央企和国内首个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六个方面、18项措施,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争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

3月19日,发布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6项举措,与各参与方共担风险、共享发展成果,“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集中开发地区和负荷中心,新增开工2000万千瓦以上装机、1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发展储能等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4月20日,发布国网新能源云,搭建以培育新能源平台经济为方向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新能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高效建设、安全运营、充分消纳。

近期,研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116项重点任务。这一系列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举措,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责任和使命,更是顺应可持续发展趋势,加快电网技术、功能、形态升级,建设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安全、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联网的良好机遇。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以上。

三、可持续性管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国网公司率先构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管理理论。

可持续性管理是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行动,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企业、社会、环境和上下游客户共赢的方式推进公司治理,以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大的资源节约和再利用实施生产运营,以通用话语体系形成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引领模式。

近年来,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网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可持续性管理研究,创新理论,探索实践,创造性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3V-5S-5C-6M国网可持续性管理体系。3V是价值追求,即:以“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协调为价值纲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价值引领。5S是行动领域。即: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可持续的生产运营、可持续的电能消费、可持续的能源生态、可持续的社区生活。5C是行动路径。即:合规化机遇识别、链条化主题分析、竞争性服务设计、共享型生态打造、相关性绩效评估,为深化可持续性管理与业务融合提供基本实施步骤和方法遵循。6M是支撑平台。即:组织机制、资源机制、管理机制、能力机制、激励机制、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从国网公司的实践来看,可持续性管理站在更高的视野、更长远眼光,统揽企业生产、运营和服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在企业管理上,有助于形成包容、有韧性的管理模式,提高对复杂外部环境的自适应性,促进公司内涵式增长、高质量发展。在电网发展上,有助于构建以可持续性为驱动的创新机制,将电网建设成清洁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的枢纽,引导和带动各方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目标方向上,有助于打通实现国际领先的有效路径,提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国网方案,以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融入全球治理。

面向未来,国网公司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标站位,坚持开放共享,把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可持续性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服务清洁能源发展,提升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控制、分布式和微电网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走出一条符合国网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国网智慧和力量,奋力书写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绿色答卷。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