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收起
展开
收起
国家无锡供电公司借助电力大数据、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辅助生态环境局开展太湖蓝藻防控。“面”是以重点工业行业年度总电量为参考数据,分析变化规律,为蓝藻爆发提供预警信息;“点”是分析污水治理、排放等关键环节的电量变化情况与治污设备运行状态的关系,形成在线数据分析工具,为生态环境局提供实时监测参考信息。
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将电力数据分析嵌入到太湖治理的大框架中,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摸排监测目标的基本情况,绘制出一张针对蓝藻治理的电力晴雨表,对源头设施的污水治理、排放环节进行监测预警,推动太湖治理控源截污,实现多个方向共同发力的解决方案。
其中,“点”就是围绕关键环节,深入分析电量变化与治污设备状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观监测;“面”就是以无锡地区对蓝藻形成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农业等的电量为参考数据,全面分析相关行业整体产能发展与太湖水质变化的趋势关系,为相关部门提供宏观参考。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对需求的分析主要从污染源监测、水质关联监测、工况监测三个方面开展行动。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排蓝藻治理工作流程
1、全面分析太湖蓝藻问题成因。通过积极与无锡市水利局蓝藻办、省环科院太湖中心、省环境厅太湖处、无锡市环境局太湖处等单位交流,了解太湖蓝藻问题成因及危害,梳理影响太湖水质的关键流程节点,明确太湖污染物主要来源入口,分析入湖污染物关键关口,做好蓝藻成因的调查研究,为推进太湖蓝藻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掌握设施运行基本特征。赴无锡杨市电镀工业园区、无锡永达污水处理厂、无锡黄泥田港藻水分离站等开展现场调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蓝藻打捞等全环节,追根溯源,深入了解蓝藻治理全过程工作流程,分析水质污染主要影响因子,梳理污染企业、污水处理厂、排涝站、藻水分离站等关键节点污水治理措施,了解相关设施运行要求,明确环保专业监测需求,总结设备运行规律,实现治污工作流程全明确、设备运行特征全掌握。
构建分析模型,全力筑牢大数据应用根基
1、加快推动多元数据汇聚融合。针对水质污染导致的太湖蓝藻频发等问题,积极推动与无锡市生态环境局达成合作协议,借助环境监测点,接入排污源头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理企业、藻水处理站等电力数据和外部环境监测点数据,依托数据中台,推动接入数据汇聚融合,实现数据“采、存、管、用”全环节管理,形成融合共享的数据资源池。
2、创新构建电力数据分析模型。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和环保专业监测需求,分析不同场景下的设施运行规律,研究电力数据与设备排污之间的深层联系。融合 PMS、营销、配电自动化等电力数据,打通内外部壁垒,打造基于数据中台的在线数据分析工具;根据设施用电量变化情况,构建电镀行业用电行为聚类模型、农业灌溉设施典型用电模型、平滑用电抖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等模型,为辅助环保部门推进蓝藻治理提供支撑。
深化监测分析,合力推动治污全环节管控
1、持续加强污染源头分析管控。针对点源污染,选取纺织、化工、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六大重点工业行业,对比分析日用电量与下游水质环境监测点指标数据,实时获取企业用电特征值,根据两者趋势变化情况,判断企业生产与下游水质的关系,为政府部门提供昼夜用电差异的清单、疑似异常用电预警服务,辅助环保部门精确掌握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公司重点监测全市六大工业行业的 29857 家用户,实现全时段、全天候智能化监测分析,助力环保部门及时监管。针对面源污染,抽取农业灌溉日电量数据、月用电量数据,根据用电量变化情况判断农业灌溉特性规律,辅助监控农业灌溉区溶解氮、磷等物质通过自然水系进入太湖流域中的浓度指标,全面掌握农业灌溉总体情况,从而辅助分析太湖流域农业污染源水情。
2、不断深化控污环节监测分析。针对污水处理设施,抽取无锡地区环太湖 40 余家综合污水处理厂和 2350 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日用电量,结合相关设施排水量,综合分析污水处理设施用电量与处理污水量的关联关系,实时获取治污设施的运行状态(启停)、能耗状态(单位处理污水耗电量),结合下游环境监测点数据,分析污水处理设施是否偷停、污水处理不达标等问题,辅助环保部门精准施策,及时纠偏。针对河道排涝设施,根据排涝站的日、月用电量曲线典型变化特性,以及用电量异动情况,分析水闸水泵的运行状态,判断排涝站是否违规开启,辅助生态环境部门实时监控河道水闸水泵的运行情况,实现对水质较差河水的阻隔,为太湖水质保驾护航。
3、全力推进太湖蓝藻及时处置。通过抽取藻水分离站、蓝藻打捞点用电量数据,实时监控打捞船只的工作状态,分析设施用电变化规律,判断设施运行状态(启停),结合实时气象数据,判断设施是否正常工作,辅助生态环境部门实时掌握藻水分离站、蓝藻打捞点的工作状况,为政府提供实时监测、智能预警服务,助力太湖蓝藻及时打捞、彻底处理。
多重价值
经济效益:通过电力大数据监测分析,辅助生态环境部门精准掌握设施运行状态和能耗状况,助力生态环境部门实时监测、精准管控,实现全市污染企业 100% 全覆盖,支撑政府监管更及时、管理更细致、治理成效更显著。与传统通过“铁脚板”开展人工抽查的方式相比,“电力大数据 + 生态环境治理”巡查效率是人工抽查的 490 倍,大幅提高污染查处效率,实现查处效率提升至 100%;同时,“铁脚板”巡查方式减轻了生态环境部门一线执法人员工作的压力,为生态环境部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约人工 120人天 , 节约费用 3.6 万元。
环境效益:通过“生态环境 + 电力大数据”,辅助生态环境局对企业是否落实治污要求进行实时监控,助力重金属污水实现“零排放”;通过太湖蓝藻打捞处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太湖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生态环境 + 电力大数据”取代人工现场巡查,减少燃油消耗 32.8 升,极大减少了交通工具运行产生的碳排放,促进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率先实现。
社会效益:电力大数据助力太湖蓝藻治理典型成果获得 2021 电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优秀应用二等奖、“金钥匙——面向 SDG 的中国行动”优胜奖、2021 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应用典型成果,为全国水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案例,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和参考;同时,为交通、通信等其他行业大数据应用树立了标杆,推动各行业不断深入挖掘大数据应用价值,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的品牌形象,为电力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认同。